搜索
首页 《宿山寺》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意思:一个和尚八十岁,世上的事从来就没有听说。

出自作者[唐]贾岛的《宿山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寺庙的诗,通过对寺庙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静谧和僧人的清修。 首联“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描绘了周围山峰耸立,寒意逼人,而寺庙则在这片景色中独树一帜。颔联“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则以动衬静,流星划过疏落的树木,月亮逆行云朵,这些动态的元素反衬出山中的静谧。 颈联“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描述了寺庙所在的山顶很少有人前来,只有高耸的松树和孤独的鹤。这里的“绝顶”和“高松”暗示了这里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而“鹤不群”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孤寂和清净。 尾联“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描绘了一个年长的僧人,他在这远离尘世的地方独自修行,已经与世事隔绝。这不仅表现了僧人的清修,也暗示了寺庙的超然和独立。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的静谧、清净和僧人的超然。同时,也通过“流星”、“走月”、“疏木”、“高松”等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

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关键词解释

  • 世事

    读音:shì shì

    繁体字:世事

    短语:尘世

    英语:world

    意思:
     1.指士农工商各自具备的技艺。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

  • 未曾

    读音:wèi zēng

    繁体字:未曾

    短语:远非 罔 毋 绝非 从不 莫 靡 从未

    英语:ne\'er

    意思:不曾。
      ▶《墨子•亲士》:“缓贤忘事,而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