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吕漳州》 花前下鞍马,草上携丝竹。

花前下鞍马,草上携丝竹。

意思:开花前下鞍马,草上带着乐器。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送吕漳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诗。从内容来看,大约是诗人在送别一位赴漳州任职的朋友时所作。 “今朝一壶酒,言送漳州牧。”开篇点题,以酒送别,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半自要闲游,爱花怜草绿。”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花草的怜悯之情。 “花前下鞍马,草上携丝竹。”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花草前的活动,展现出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行客饮数杯,主人歌一曲。”则进一步展现了主客之间热情友好的情谊。 “端居惜风景,屡出劳僮仆。”此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珍惜,也反映出他对僮仆辛勤劳动的体恤。“独醉似无名,借君作题目。”作为结尾,诗人以醉后的无名之情,借助朋友的离别作为诗的题目,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真性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展现出他对人性、友情的深刻理解。诗的风格流畅自然,语言生动,读来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温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朝一壶酒,言送漳州牧。
半自要闲游,爱花怜草绿。
花前下鞍马,草上携丝竹。
行客饮数杯,主人歌一曲。
端居惜风景,屡出劳僮仆。
独醉似无名,借君作题目。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鞍马

    读音:ān mǎ

    繁体字:鞍馬

    短语:舟车

    英语:pommel horse

    意思:(鞍马,鞍马)

     1.马和鞍子。
      ▶《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

  • 丝竹

    读音:sī zhú

    繁体字:絲竹

    英语:music; 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s

    意思:(丝竹,丝竹)
    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

  • 马草

    读音:mǎ cǎo

    繁体字:馬草

    意思:(马草,马草)
    马食的草料。
      ▶南朝·梁·陆倕《将至浔阳郡教》:“第五伦之临会稽,躬斩马草;邓伯道之莅吴郡,自运家粮。”
      ▶唐·韩愈《顺宗实录四》:“会神策军人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