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杭州天竺、灵隐二寺顷岁亦布衣一游,及赴会》 时有猿猱扰钟磬,老僧无复得安禅。

时有猿猱扰钟磬,老僧无复得安禅。

意思:当时有猿猴骚扰钟磬,我再也没有得到安禅。

出自作者[唐]李绅的《杭州天竺、灵隐二寺顷岁亦布衣一游,及赴会》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谷寺庙的景色,以及僧人修行的生活。首联“翠岩幽谷高低寺,十里松风碧嶂连。”描绘了寺庙所处的环境,翠绿的山岩和幽静的山谷中,高低错落的寺庙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松风吹过,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庄严。颔联“开尽春花芳草涧,遍通秋水月明泉。”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四季的景色,春天花开满园,秋季水清月明,自然环境优美,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颈联“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云拂暮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寺庙中的奇石和翠竹,阳光照射下,石壁上的霞光与竹影相映成趣,暮色中的烟雾缭绕,让人感到一种神秘和宁静。尾联“时有猿猱扰钟磬,老僧无复得安禅。”表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虽然有猿猴的干扰,但老僧依然能够安心修行。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和僧人修行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同时也展现了僧人的坚韧和修行之路的艰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翠岩幽谷高低寺,十里松风碧嶂连。
开尽春花芳草涧,遍通秋水月明泉。
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云拂暮烟。
时有猿猱扰钟磬,老僧无复得安禅。
人烟不隔江城近,水石虽清海气深。
波动只观罗刹相,静居难识梵王心。
鱼扃昼锁龙宫宝,雁塔高摩欲界金。
近日尤闻重雕饰,世人遥礼二檀林。
作者介绍 李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钟磬

    读音:zhōng qìng

    繁体字:鍾磬

    英语:clock and single sonorous stone

    意思:(钟磬,锺磬)

     1.钟和磬,古代礼乐器。
      ▶《周礼•春

  • 猿猱

    读音:yuán náo

    繁体字:猿猱

    意思:泛指猿猴。
      ▶《管子•形势》:“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侣狐貉于草泽之中,偶猿猱于林麓之间。”
      ▶唐·李白《

  • 安禅

    读音:ān chán

    繁体字:安禪

    意思:(安禅,安禅)
    佛教语。指静坐入定。俗称打坐。
      ▶南朝·梁·张缵《南征赋》:“寻太傅之故宅,今筑室以安禅。”
      ▶唐·王维《过香积寺》诗:“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