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山名。在 湖南 洞庭湖 口,又名 湘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 君山 …… 湘君 之所游处,故曰 君山 矣。” 唐 李白 《陪族叔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诗之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 君山 。”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词:“日落 君山 云气,春到 沅 湘 草木,远思渺难收。”
读音:dòng tíng
繁体字:洞庭
英语:Dongting Lake
意思: 1.广阔的庭院。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
读音:kuāng lú
繁体字:匡廬
意思:(匡庐,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寻阳南有九江,东合为大江”刘昭注引南朝·宋·慧远《庐山记略》:
读音:luò xīng
繁体字:落星
意思: 1.山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北临长江。相传有大星落于此,因而得名。 ▶宋·梅尧臣《雪中发江宁浦至采石》诗:“落星始前瞻,瞬目已后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