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系裙腰》 问何日藕、几时莲。

问何日藕、几时莲。

意思:问什么时候藕、几时莲。

出自作者[宋]张先的《系裙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色彩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借助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世间的变迁。诗中以月亮、荷叶、藕和莲为比喻,生动地展现了生命的诞生、成长和消亡的过程。 首句“惜霜蟾照夜云天”,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月亮被云雾遮掩,发出朦胧的光影,投射在画勾阑上,形成一幅如画的景色。这里的“惜”字表达出诗人对秋夜美景的留恋和感慨。 接着,诗人通过“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的句子,表达了人情的冷暖无常。人情虽然看似长久,但就像月亮一样,一年之中能够真正圆满的时刻并不多。这里,诗人借助月亮的形象,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然后,诗人想要将思念寄托给西江的流水,希望它能够流到五亭前。但是,流水是否能够到达,却是一个未知数。这里的“流不到”寓意着人生的无奈和生命的无法掌控。 最后,诗人以“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结尾,通过对荷叶、藕和莲的描绘,寓意着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荷叶初露新绿,像铜钱一样小,而藕和莲也还未成熟。这里的“问何日藕、几时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成长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世间的变迁,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情感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惜霜蟾照夜云天。
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
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
问何日藕、几时莲。
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关键词解释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 几时

    读音:jǐ shí

    繁体字:幾時

    英语:what time; when

    意思:(几时,几时)

     1.多少时候。
      ▶汉武帝《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韩愈《祭十二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