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钓鳌台》 谁把渔竿老渭滨,拨开尘鞅对清薰。

谁把渔竿老渭滨,拨开尘鞅对清薰。

意思:谁把钓鱼竿老渭水之滨,拨开尘鞅回答清香。

出自作者[宋]李春叟的《钓鳌台》

全文赏析

《钓鳌台》是宋代诗人李春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钓鳌台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钓鳌台高倚碧空”,以钓鳌台为切入点,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钓鳌台高耸入云,仿佛与碧空相接,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这里的“碧空”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清澈和广阔,与钓鳌台的高远相得益彰,使画面更加生动。 第二句“万里江山一览收”,通过对钓鳌台的高度进行夸张,表现了作者对江山美景的热爱。站在钓鳌台上,可以俯瞰万里江山,这种豪迈的气魄令人感叹。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作者胸怀壮志,渴望在广阔的天地中施展才华。 第三句“白云深处藏仙迹”,将视线引向远方的白云深处,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白云比作仙迹的藏身之处,增加了诗的意境。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希望能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境界。 最后一句“欲问仙人何处去”,将诗意推向高潮。作者站在钓鳌台上,眺望着远方的白云深处,心中充满了对仙人的好奇和向往。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总的来说,《钓鳌台》这首诗通过对钓鳌台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把渔竿老渭滨,拨开尘鞅对清薰。
乾坤洗荡台非旧,湖海凄凉我接君。
有客携家来上冢,无人载酒共论文。
山阴兴尽空归去,何处天风落五云。

关键词解释

  • 渭滨

    引用解释

    《韩非子·喻老》:“ 文王 举 太公 於 渭 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 太公望 吕尚 。《宋书·周续之传》:“是以 渭 滨佐 周 ,圣德广运; 商洛 匡 汉 ,英业乃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四十千秋自咏》:“宠遇偏嗤 莘野 薄,奇逢半笑 渭 滨迟。”

    读音:wèi bīn

  • 拨开

    读音:bō kāi

    繁体字:撥開

    短语:拨 扒拉 扒

    英语:to move aside

    详细释义:将物架开或分开。如:『他用棍子将草丛拨开。』

  • 渔竿

    引用解释

    钓鱼的竹竿。多作垂钓隐居的象征。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祗缘五斗米,孤负一渔竿。” 清 吴烺 《寄德甫》诗:“何当与尔乘船去,手把渔竿变姓名。”

    读音:yú gā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