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西涧小阁》 风竹惊栖鸟,霜藤缒饮猱。

风竹惊栖鸟,霜藤缒饮猱。

意思:风竹惊栖鸟,霜藤悬饮猴子。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登西涧小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诗人感受的诗。通过对层槛、清寒、石棱、阁势、风竹、栖鸟、霜藤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高阁中欣赏美景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首句“层槛构云牢”,描绘了高阁构建在云层中的景象,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牢不可破的感觉。这句诗通过“云牢”这一形象化的表述,生动地描绘了高阁在云层中的位置,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身处高阁之上的独特视角,能够俯瞰到云层之下的壮丽景色。 “清寒洒客袍”表达了诗人身处高阁,感受到清寒之气的袭来,如同洗涤客袍,使人感到清爽舒适。这句诗通过“清寒”和“客袍”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舒适感受。 “石棱添涧险,阁势借峰高”这两句诗描绘了高阁所处的环境,石壁峭立,涧水湍急,阁楼借势而建,高耸入云。这句诗通过“石棱”、“涧”、“阁势”等元素,生动地描绘了高阁所处的险峻环境和高耸入云的态势,使人感受到自然环境的险峻和壮丽。 “风竹惊栖鸟,霜藤缒饮猱”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和动物活动。风动竹摇,惊动了栖息的鸟儿;霜降藤滑,饮水的猱需要用绳子垂下。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生动和丰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欣赏。 最后两句“欲题因境胜,不敢易挥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环境的敬畏之情。诗人想要题诗留念,但由于环境太美妙,不敢轻易挥毫。这两句诗通过“欲题”、“不敢”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和对环境的珍视之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诗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敬畏之情。诗中通过对高阁、云层、石壁、涧水、竹林、藤蔓等元素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一个险峻而壮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层槛构云牢,清寒洒客袍。
石棱添涧险,阁势借峰高。
风竹惊栖鸟,霜藤缒饮猱。
欲题因境胜,不敢易挥毫。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