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友人寻涧花》 临觞有遗恨,怅望空溪口。

临觞有遗恨,怅望空溪口。

意思:临觞有遗憾,怅望空溪口。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同友人寻涧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闻有涧底花,贳得村中酒》,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诗。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透露出一些淡淡的哀愁和遗憾。 首句“闻有涧底花,贳得村中酒”,诗人描述了一个乡村生活的场景,似乎在告诉读者那里有一片美丽的涧底花,村民们用赊来的酒来庆祝。涧底花象征着自然的美,而赊来的酒则代表了乡村生活的朴素和简单。 “与君来校迟,已逢摇落后”,诗人表达了对错过美好事物的遗憾,但同时也展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尽管错过了欣赏花开的时机,但当花落之后,他们仍然可以一起喝酒庆祝。 “临觞有遗恨,怅望空溪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人似乎在遗憾自己没有早点来,错过了欣赏花开的时机。 “记取花发时,期君重携手”,诗人告诉读者,他会记住花开的那个时刻,期待着与朋友再次携手共度美好时光。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生日日老,春色年年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感叹自己日渐衰老,但同时又对春色年年都有感到乐观。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最后,“且作来岁期,不知身健否?”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但他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期待着来年的重逢。这表现出诗人的坚韧和乐观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生活的场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些淡淡的哀愁和遗憾,但整体上仍然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有涧底花,贳得村中酒。
与君来校迟,已逢摇落后。
临觞有遗恨,怅望空溪口。
记取花发时,期君重携手。
我生日日老,春色年年有。
且作来岁期,不知身健否?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遗恨

    读音:yí hèn

    繁体字:遺恨

    短语:憾事 憾 恨事

    英语:grudge

    意思:(遗恨,遗恨)

     1.到死还感到悔恨。
      ▶《后汉书•王常传》:

  • 临觞

    读音:lín shāng

    繁体字:臨觴

    意思:(临觞,临觞)
    犹言面对着酒。觞,酒杯。
      ▶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左右惟僕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

  • 恨怅

    读音:hèn chàng

    繁体字:恨悵

    意思:(恨怅,恨怅)
    遗憾惆怅。
      ▶宋·朱熹《答吕子约书》:“当时若得相聚一番,彼此极论,庶几或有剖决之助,今又失此机会,极令人恨怅也。”

    解释

  • 望空

    读音:wàng kōng

    繁体字:望空

    意思:I

     1.谓凭白无据。
       ▶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摺:“那婆娘舌剌剌挑茶斡剌,百枝枝花儿叶子,望空里揣与他箇罪名儿。”
      
     2.向着空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