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祭社宵兴灯前偶作》 城头传鼓角,灯下整衣冠。

城头传鼓角,灯下整衣冠。

意思:城头传鼓角,灯下整衣冠。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祭社宵兴灯前偶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城头传鼓角,灯下整衣冠》是一首描绘夜晚生活的诗,通过对夜晚城头传来的鼓角声和灯下整理衣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 首联“城头传鼓角,灯下整衣冠”直接点明时间与场景。夜幕降临,城头上传来了鼓角声,这是夜晚的标志;而在灯火之下,诗人正整理着自己的衣冠,这又显露出他严谨的生活态度。这两句诗不仅交代了时间,也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整理衣冠的行为,展示了诗人严谨自律的性格。 颔联“夜镜藏须白,秋泉漱齿寒”是对夜晚环境的进一步描绘。在夜镜中,诗人的须发已经变得雪白,而秋泉的冷冽则让人感到寒意。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感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夜晚氛围。 接下来的两联“欲将闲送老,须着病辞官。更待年终后,支持归计看”,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打算。他想要在退休之后悠闲度日,需要疾病才能辞去官职,这显示出了他的深思熟虑和对于未来的规划。而等待年终之后,他将会进一步考虑回家的计划,这又展现出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诗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严谨自律、深思熟虑、对未来有规划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之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城头传鼓角,灯下整衣冠。
夜镜藏须白,秋泉漱齿寒。
欲将闲送老,须着病辞官。
更待年终后,支持归计看。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鼓角

    读音:gǔ jiǎo

    繁体字:鼓角

    英语:ancient battle drums and horns

    意思:
     1.战鼓和号角,两种乐器。军队亦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出号令。
      ▶《后汉书

  • 城头

    读音:chéng tóu

    繁体字:城頭

    意思:(城头,城头)
    城墻上。
      ▶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元·萨都剌《高邮城晓望》诗:“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

  • 衣冠

    读音:yì guān

    繁体字:衣冠

    短语:羽冠

    英语:clothes and hat

    意思:I

     1.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
     

  • 传鼓

    读音:chuán gǔ

    繁体字:傳鼓

    意思:(传鼓,传鼓)
    击鼓通报。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龙驾帝服,鸣钟传鼓于清渭之上。”
      ▶《水浒传》第九八回:“守城军士,随即到幕府传鼓通报。”
     

  • 角灯

    读音:jiǎo dēng

    繁体字:角燈

    意思:(角灯,角灯)
    即羊角灯。用透明角质材料为罩的灯。又称明角灯。
      ▶清·黄宗羲《怀金陵旧游寄儿正谊•秦淮河》诗:“渡烦桃叶泪,舟赛角灯红。昔日繁华事,依稀在梦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