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瓜州临江亭留题》 醉卧岂能妨燕雀,狂吟争法劝鱼龙。

醉卧岂能妨燕雀,狂吟争法劝鱼龙。

意思:醉卧难道能妨碍燕雀,狂吟争法鼓励鱼龙。

出自作者[宋]潘阆的《瓜州临江亭留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谁构危亭已半空,野人时得恣疏慵》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诗人闲适心情的诗。通过对危亭、江心浪、金山寺钟、燕雀、鱼龙、蛙声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出自己闲适、自由的情感。 首句“谁构危亭已半空,野人时得恣疏慵”中,“危亭”可能指的是一种高耸的亭子,而“构”字暗示了这种亭子的建造过程并不容易,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努力。而“已半空”则暗示了这座亭子的建造时间并不短,而且现在已经被风吹雨打、岁月侵蚀,变得半空悬在空中。这样的描绘,既体现了自然的壮美,也体现了时间的流逝。而“野人”一词,则表达了诗人的自嘲,他自称“野人”,表示自己是一个不拘礼节的隐士,能够自由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闲观扬子江心浪,静听金山寺里钟”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江景和听到的钟声。扬子江是中国长江的一段,江心浪则体现了江水的澎湃和动荡。金山寺则是一座位于长江边的著名寺庙,钟声悠扬。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自然的壮美,也体现了人文的和谐。 “醉卧岂能妨燕雀,狂吟争法劝鱼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自由和豪情。他表示即使醉倒在床上,也不会妨碍燕雀在身边飞舞,他尽情地狂歌吟唱,希望能鼓励鱼龙们游动。这样的描绘,既体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也体现了他的乐观和积极。 最后,“夜来雨歇蛙声乱,忆著嵩阳千万峰”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听到的蛙声和回忆的山峰。蛙声在雨后特别响亮,而诗人回忆的却是嵩阳千万峰,这是他故乡的山峰。这样的描绘,既体现了自然的生机,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诗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的自由、豪放、乐观和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构危亭已半空,野人时得恣疏慵。
閒观扬子江心浪,静听金山寺里钟。
醉卧岂能妨燕雀,狂吟争法劝鱼龙。
夜来雨歇蛙声乱,忆著嵩阳千万峰。
作者介绍
潘阆(làng)(?~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关键词解释

  • 鱼龙

    读音:yú lóng

    繁体字:魚龍

    短语:恐龙

    英语:ichthyosaurus

    意思:(鱼龙,鱼龙)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
      ▶《周礼•地官

  • 燕雀

    读音:yàn què

    繁体字:燕雀

    英语:brambling

    意思:(参见鷰雀)
    亦作“燕爵”。
     
     1.燕和雀。泛指小鸟。
      ▶《礼记•三年问》:“小者至于燕雀,犹有

  • 岂能

    读音:qǐ néng

    繁体字:豈能

    英语:how could; can; how is it possible

    详细释义:怎能、那能。左传?昭公九年:『文之伯也,岂能改物。』孟子?梁惠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