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明上人除夜见寄》 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

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

意思:夜色开火炬,冷威进入砚冰。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和明上人除夜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酌酒围炉久,愁襟默自增。长年逢岁暮,多病见兵兴。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汤师无别念,吟坐一灯凝》是一首描绘冬季场景、表达诗人内心愁苦和忧国忧民情感的诗。 首联“酌酒围炉久,愁襟默自增”,诗人通过描绘围炉饮酒的场景,表达出内心的愁苦和忧虑。饮酒本应让人放松,但在此处,诗人却因为忧愁而长时间地饮酒,表现出内心的沉重和无奈。而“愁襟默自增”一句,则直接点明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默自增”三个字,传达出诗人独自承受着愁苦,无法向他人倾诉的孤独和无奈。 颔联“长年逢岁暮,多病见兵兴”,诗人表达了对岁末的无奈和对战乱的忧虑。长年累月地度过,转眼间又到了岁末,让人感到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而“多病见兵兴”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痛苦。这里的“兵兴”指的是战争的频繁发生,让人感到国家的动荡和不安。 颈联“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内心的凄凉和寒冷。庭燎的火光照亮了夜色,但火光带来的温暖却无法驱散诗人的寒冷和忧虑。而“寒威入砚冰”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砚台中的水已经结冰,这不仅让人感到寒冷,更让人感到诗人的心境已经如同冰一样冷硬和麻木。 尾联“汤师无别念,吟坐一灯凝”,诗人以“汤师”为喻,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里的“汤师”指的是宋朝的军队,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灯下独自吟诗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围炉饮酒、岁末战乱、夜晚庭燎、砚台结冰等场景,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忧虑。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酌酒围炉久,愁襟默自增。
长年逢岁暮,多病见兵兴。
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
汤师无别念,吟坐一灯凝。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砚冰

    读音:yàn bīng

    繁体字:硯冰

    意思:(砚冰,砚冰)
    砚水冻成的冰。
      ▶唐·周贺《冬日山居思乡》诗:“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唐·贾岛《重与彭兵曹》诗:“砚冰催腊日,山雀到贫居。”

  • 寒威

    读音:hán wēi

    繁体字:寒威

    意思:严寒的威力。
      ▶唐·方干《岁晚言事寄乡中亲友》诗:“急景苍茫昼若昏,夜风干峭触前轩。寒威半入龙蛇窟,暖气全归草树根。”
      ▶宋·梅尧臣《雪中通判家饮回》诗:“冻禽聚立高树

  • 开庭

    读音:kāi tíng

    繁体字:開庭

    英语:begin a (judicial) court session

    意思:(开庭,开庭)

     1.指建国。
      ▶汉·焦赣《易林•干之井》

  • 夜色

    读音:yè sè

    繁体字:夜色

    短语:曙色 暮色

    英语:the shades

    意思:
     1.犹夜光。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才非不杰也,主非不明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