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夏东郊闲泛有怀袭美》 蒹葭鹭起波摇笠,村落蚕眠树挂钩。

蒹葭鹭起波摇笠,村落蚕眠树挂钩。

意思:芦苇鹭起波摇动笠,村落蚕睡树挂钩。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新夏东郊闲泛有怀袭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迟于春日好于秋,野客相携上钓舟”,诗人通过描绘出一种宁静、自然的乡村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迟于春日好于秋”直接点明季节和诗人情感,诗人认为春天比秋天更好。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诗人的审美视角,春天象征着生机和活力,而秋天则常常与寂寥、凋零相联系。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因为隐逸生活常常与秋天的宁静、深沉相联系。 “野客相携上钓舟”一句描绘了乡村野客一起垂钓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诗人似乎在暗示,他愿意像这些野客一样,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恩赐。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乡村的景象,“经略彴时冠暂亚,佩笭箵后带频搊。”描绘了乡村小桥的景象,鹭鸶在水中嬉戏,蚕儿在树上挂起它们的丝茧。这些细节描绘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料得祇君能爱此,不争烟水似封侯。”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诗人认为只有像他这样的隐士才能真正欣赏这种生活,不追求像封侯拜将那样世俗的荣誉。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这种情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得以传达,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迟于春日好于秋,野客相携上钓舟。
经略彴时冠暂亚,佩笭箵后带频搊。
蒹葭鹭起波摇笠,村落蚕眠树挂钩。
料得祇君能爱此,不争烟水似封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蚕眠

    读音:cán mián

    繁体字:蠶眠

    英语:inactive state

    意思:(蚕眠,蚕眠)
    蚕在生长过程中要蜕数次皮,每次蜕皮前有一段时间不动不食,如睡眠的状态,故称。
      ▶唐·王维

  • 村落

    读音:cūn luò

    繁体字:村落

    短语:农庄 村 庄子

    英语:village

    意思:
     1.村庄。
      ▶《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

  • 挂钩

    读音:guà gōu

    繁体字:掛鈎

    短语:关联 牵连 具结 联络 联系 沟通 关系 维系

    英语:couple

    意思:(挂钩,挂钩)

     1.指车钩把

  • 蒹葭

    读音:jiān jiā

    繁体字:蒹葭

    英语:JianJia

    意思: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
      ▶《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