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眼医天彦若》 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毛粟。

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毛粟。

意思: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托毛粮。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赠眼医天彦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医者治眼的诗歌,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医者精湛的技艺和病患痛苦的情形。诗歌中融入了哲学思考,表达了形骸、贵贱皆如尘草,世人重外物而忽视内在的观念。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歌开头,用“鍼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形容医者手中的针头和医治的过程,表现出医者的专注和技艺的精湛。接着用“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毛粟”描绘病患的情形,病情严重,生命岌岌可危。 然后诗歌转入哲思,“而况清净眼,内景含天烛”,指出人们应该注重内在的精神世界,而非仅仅关注外在的事物。接着用“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来形容眼球的脆弱和珍贵,与“形骸一尘垢,贵贱两草木”相呼应,表达出生命无常,贵贱皆空的思想。 “而我初不知,刺眼如刺肉”一句,表现出医者对病患痛苦的感受,展现出医者慈悲的心肠。最后通过“君看目与翳,是翳要非目。目翳苟二物,易分如麦菽”的比喻,告诫人们要分清事物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整首诗以医者治眼为主线,融入了丰富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既表现出医者的精湛技艺,又传达了深刻的道理,让人读后受益匪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鍼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
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毛粟。
而况清净眼,内景含天烛。
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
而子於其间,来往施锋镞。
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
运鍼如运斤,去翳如拆屋。
常疑子善幻,他技杂符祝。
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瞩。
形骸一尘垢,贵贱两草木。
世人方重外,妄见瓦与玉。
而我初不知,刺眼如刺肉。
君看目与翳,是翳要非目。
目翳苟二物,易分如麦菽。
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谷。
鼻端有余地,肝胆分楚蜀。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脉络

    读音:mài luò

    繁体字:脈絡

    短语:条 头绪 板眼

    英语:venation

    意思:(脉络,脉络)

     1.中医谓人身的经络。
      ▶宋·周密《齐

  • 性命

    读音:xìng mìng

    繁体字:性命

    短语:生 身 命

    英语:(n) life

    意思:
     1.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万物的天赋和禀受。
      ▶《易•干》:“干

  • 间关

    读音:jiān guān

    繁体字:間關

    英语:chirp

    详细释义:1.状声词:(1)形容车行声。诗经?小雅?车牵:『间关车之牵兮,思娈季女逝兮。』(2) 形容鸟叫声。唐?韩愈?幽怀诗:

  • 中性

    读音:zhōng xìng

    繁体字:中性

    英语:neutral

    意思:
     1.谓不表示性别。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在周朝或汉朝,自经的已经大抵是女性了,所以那时不称它为男

  • 毛粟

    读音:máo sù

    繁体字:毛粟

    意思:
     1.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宋·苏轼《赠章默》诗:“不辞毛粟施,行自丘山积。”
      ▶宋·苏轼《赠眼医王生彦若》诗:“间关络脉中,性命寄毛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