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经鹤台》 筑台非谓贤,独聚乘轩鹤。

筑台非谓贤,独聚乘轩鹤。

意思:筑台不是说贤,只有在乘轩鹤。

出自作者[唐]苏拯的《经鹤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鹤、马、鸟为对象,表达了诗人对用人不当、小人得志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筑台非谓贤,独聚乘轩鹤”,诗人借筑台比喻治理国家,但并非是为了寻求贤能,而是聚集了那些乘轩轩鹤,即地位显贵而不称职的人。这暗喻了当政者用人不当,贤能之辈得不到重用,而小人却得以高位。 “六马不能驭,九皋欲何托”,诗人进一步用乘轩鹤来比喻那些无才无德,却身居高位、驾驭百姓的人。他们不仅不能胜任其职,还可能给社会带来灾难。这里诗人对那些滥用权术、扰乱社会的人表示了强烈的愤慨。 “一旦敌兵来,万民同陨濩”,这是对战争的预想,也是对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担忧。如果任由那些无能之辈驾驭百姓,一旦有敌兵来犯,百姓就会像被大提琴声所覆盖一样,陷入痛苦和灾难之中。 “如何警露禽,不似衔环雀”,警露禽即警醒露水的鸟,它们清醒、敏锐,能察觉到危险,但它们却没有像衔环雀那样知恩图报的精神。这里诗人借警醒露鸟比喻那些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死活的小人,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 最后一句“一物欲误时,众类皆成恶”,诗人总结了前文,指出无论是人还是物,如果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就会给社会带来灾难。众类皆成恶,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恶的根源,这无疑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愤慨,语言简练而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鹤、马、鸟的描绘和比喻,揭示了用人不当、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筑台非谓贤,独聚乘轩鹤。
六马不能驭,九皋欲何托。
一旦敌兵来,万民同陨濩。
如何警露禽,不似衔环雀。
一物欲误时,众类皆成恶。
至今台基上,飞鸟不至泊。

关键词解释

  • 筑台

    读音:zhù tái

    繁体字:築檯

    解释:1.谓建造游观之台。

    造句:

  • 非谓

    读音:fēi wèi

    繁体字:非謂

    意思:(非谓,非谓)

     1.无谓,没有意义,不合道理。
      ▶汉·王充《论衡•谴告》:“夫谓灾异为谴告诛罚,犹为雷杀人罚阴过也。非谓之言,不然之说也。”
      ▶南朝

  • 轩鹤

    读音:xuān hè

    繁体字:軒鶴

    意思:(轩鹤,轩鹤)

     1.乘轩的鹤。喻宠幸的人。典出《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唐·白居易《幽居早秋闲咏》:“轩鹤留何用?泉鱼放不还。谁人知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