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势去随帆际尽,海声来傍枕边多。
意思:天势去顺帆时尽,海声来傍枕边多。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海口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游览龙江风景时的所见所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龙江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暂游不得久婆娑,柰此龙江景物何”,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龙江短暂停留,无法长久欣赏美景的遗憾。诗人对龙江美景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用“柰”字表达了对龙江景物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颔联“天势去随帆际尽,海声来傍枕边多”,诗人描绘了龙江的景象和声音。天边的船帆随着天势渐行渐远,海浪的声音在耳边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氛围。诗人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将龙江的美景和声音生动地展现出来。
颈联“昏窗微见灯明屿,霁阁遥看日浴波”,诗人描绘了黄昏时分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象。在昏暗的窗户旁,隐约可见灯明屿的微光;在雨过天晴的高阁上,可以远眺波光粼粼的江面。诗人通过时间和地点的变化,将龙江的美景从白天到夜晚、从近处到远处的不同角度展现出来。
尾联“定有后人寻旧迹,已留小篆识山阿”,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龙江美景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相信后人会追寻自己的足迹,来到这里欣赏龙江的美景,并留下篆刻以纪念。诗人通过想象未来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传承和延续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龙江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龙江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历史传承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美景,并传承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