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罗湖八首》 欲和苏诗临绝顶,可怜汉节尚随身。

欲和苏诗临绝顶,可怜汉节尚随身。

意思:想和苏诗临绝顶,可怜汉节还随身。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罗湖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五更海底涌金轮,咫尺蓬莱不远人。
欲和苏诗临绝顶,可怜汉节尚随身。》,作者是张海鹏。这是一首描绘壮丽景色的诗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首句“五更海底涌金轮”,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大海的壮丽景象。在这里,金轮象征着太阳,大海在五更时分涌起,如同海底升起金色的太阳,景象壮美而神秘。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希望。 第二句“咫尺蓬莱不远人”则引用了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表达了诗人对遥远而神秘之地的向往。在这里,诗人以蓬莱仙岛比喻历史文化的源头,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和对未来的憧憬。 第三句“欲和苏诗临绝顶”中,诗人提到了苏轼的诗歌,表达了想要登上绝顶,亲自领略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愿望。这里,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可怜汉节尚随身”则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坚韧的赞美。在这里,诗人以汉节的象征,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坚韧不拔。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更海底涌金轮,咫尺蓬莱不远人。
欲和苏诗临绝顶,可怜汉节尚随身。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绝顶

    读音:jué dǐng

    繁体字:絕頂

    短语:无限 无以复加 卓绝 亢 不过 无上 极 最好 无与伦比 尽 太 透顶 极致 极其 最 绝 顶

    英语:tiptop

  • 随身

    读音:suí shēn

    繁体字:隨身

    英语:take with

    意思:(随身,随身)

     1.带在身边;不离身。
      ▶《汉书•货殖传•程郑》:“裒(罗裒)贾京师,随身数十百万,为

  • 临绝

    读音:lín jué

    繁体字:臨絕

    意思:(临绝,临绝)
    犹临终。
      ▶汉·王充《论衡•四讳》:“曾子重慎,临绝效全,喜免毁伤之祸也。”
      ▶唐·韩愈《祭柳子厚文》:“嗟嗟子厚,今也则亡,临绝之音,一何琅琅

  • 节尚

    读音:jié shàng

    繁体字:節尚

    意思:(节尚,节尚)
    犹志节。
      ▶《晋书•祖逖传》:“﹝逖﹞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
      ▶《新唐书•卫次公传》:“次公本善琴,方未显时,京兆尹李齐运使子与游,请授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