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薄游叹》 触目昔人非,惟有庐山在。

触目昔人非,惟有庐山在。

意思:触目从前人不是,只有庐山在。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薄游叹》

全文赏析

这首诗《薄游庾公楼,俯仰三十载。》是一首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迁和自然永恒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庾公楼上俯瞰山川,看到过去的景象已经不再存在,只有庐山依然屹立。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巴峡、洞庭湖、鄱阳湖等自然景观的变化,以及江河的奔腾不息,这些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 诗中的“奔涛何时休,故道终不改。”一句,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作者在诗中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他感到自己已经变老了,而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仍然存在。 “翩舟事如昨,缁鬓忽已衰。”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在诗中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他感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而应该更加珍惜时间和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世俗的厌恶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作者在诗中提到了自己因为世俗的纷扰而感到困顿和迷茫,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慨和思考的诗,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世俗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坚韧和追求。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深刻,情感真挚而感人,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薄游庾公楼,俯仰三十载。
触目昔人非,惟有庐山在。
巴峡挟洞庭,彭蠡在沧海。
奔涛何时休,故道终不改。
翩舟事如昨,缁鬓忽已皠。
俗隘路方棘,体病气未馁。
春尽困旅琐,此意果谁待。
欲见湘南人,问之以兰茝。
川途恐寇暴,徒御鲜资贿。
危阳日九回,山茹且归采。

关键词解释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触目

    读音:chù mù

    繁体字:觸目

    短语:望见 映入眼帘 瞥见 看见 见 睹

    英语:meet the eye

    意思:(触目,触目)

     1.目光所及。

  • 惟有

    读音:wéi yǒu

    繁体字:惟有

    意思:只有。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
      ▶宋·苏轼《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诗之一:“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
      

  • 昔人

    读音:xī rén

    繁体字:昔人

    英语:the ancient people

    意思:古人,从前的人。
      ▶《管子•小匡》:“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雒出书。”
      ▶宋·秦观《和裴

  • 非惟

    读音:fēi wéi

    繁体字:非惟

    英语:not only

    意思:见“非唯”。

    解释:1.见\"非唯\"。

    详细释义:不但。文选?司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