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废褒能寺》 刹竿倒处见翁仲,鬼火移时替佛灯。

刹竿倒处见翁仲,鬼火移时替佛灯。

意思:刹杆倒处见铜人,鬼火移动时替代佛灯。

出自作者[明]圆印持的《废褒能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寺庙景象的诗,通过对寺庙中枯松、乱竹、鸦鸟、翁仲、鬼火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独特情感和思考。 首句“枯松乱竹一丘陵,曾此开堂演上乘”,诗人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枯松乱竹形成了一片丘陵,暗示了寺庙的古老和静谧。而寺庙也常常是佛教教义传播和修行的重要场所,诗人在此开堂演上乘,展现了寺庙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瞰祭鸦如放生鸟,扫坟人似远归僧”,这两句通过描绘鸦鸟和扫坟人的形象,进一步展现了寺庙的日常生活和氛围。诗人将瞰祭鸦鸟视为放生鸟,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慈悲之心。扫坟人如同远归的僧人,暗示了寺庙的庄严肃穆和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刹竿倒处见翁仲,鬼火移时替佛灯”,诗人通过描绘刹竿和鬼火的形象,进一步表达了对寺庙的独特情感。刹竿是寺庙的标志性建筑,倒下时则象征着寺庙的衰败和历史的沧桑。鬼火则代替了佛灯,暗示了寺庙的神秘和幽暗。 最后,“片碣欲书闲姓字,不知敕赐有褒能”,诗人表达了对寺庙历史的思考和对寺庙的敬意。诗人想要在碑碣上写下寺庙的历史和功绩,但却不知道是否得到了皇帝的敕赐和褒奖。这表现出诗人对寺庙历史的尊重和对佛教文化的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枯松、乱竹、鸦鸟、翁仲、鬼火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古老、静谧、神秘和庄严。同时,诗人通过对寺庙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对佛教文化的敬意和对历史的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是一首描绘寺庙景象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枯松乱竹一丘陵,曾此开堂演上乘。
瞰祭鸦如放生鸟,扫坟人似远归僧。
刹竿倒处见翁仲,鬼火移时替佛灯。
片碣欲书闲姓字,不知敕赐有褒能。

关键词解释

  • 翁仲

    读音:wēng zhòng

    繁体字:翁仲

    英语:stone statue placed in front of a tomb

    意思:传说秦始皇初兼天下,有长人见于临洮,其长五丈,足迹六尺,仿写其形,铸金人

  • 佛灯

    读音:fó dēng

    繁体字:佛燈

    英语:oil lamp in front of figure of Buddha

    意思:(佛灯,佛灯)
    供于佛前的灯火。
      ▶宋·苏轼《是日宿水陆寺寄

  • 鬼火

    读音:guǐ huǒ

    繁体字:鬼火

    英语:fen fire

    意思:磷火。迷信者以为是幽灵之火,故称。
      ▶汉·王逸《九思•哀岁》:“神光兮颎颎,鬼火兮荧荧。”
      ▶前蜀·贯休《行路难》

  • 刹竿

    读音:shā gān

    繁体字:剎竿

    意思:刹柱。寺前的幡竿。
       ▶《五灯会元•西天祖师·阿难尊者》:“一日问迦叶曰:‘师兄,世尊传金襕袈裟外,别传箇甚麽?’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刹竿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