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夜看烟灭,逢人问讯来。
意思:全部晚上看烟灭了,逢人问候来。
出自作者[宋]刘学箕的《萧山望城中遗漏》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见说天文变,频占太史台。但云星犯月,不料火为灾。》,它是一首描绘自然灾难和人们应对之态度的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对人们情感的刻画,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首先,诗中提到了“天文变”,这可能指的是天象异常,如星星冲犯月亮等天文现象。这些天文现象通常被视为一种预兆,预示着未来的事情。而“频占太史台”则表明人们经常去太史台观察天象,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接着,“不料火为灾”这句话揭示了诗中真正要讲述的灾难——火灾。火灾的发生出人意料,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痛苦。
“尽夜看烟灭”这句话描绘了人们在火灾后的夜晚,焦急地注视着烟雾消散的情景。他们彻夜未眠,只为了能够亲眼看到火势的减弱,看到希望的曙光。
“逢人问讯来”则表现了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无助和渴望帮助的心情。他们四处寻找帮助,希望能够有人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丹心勤恋阕,东乡极裴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灾民的同情。他站在东乡,久久地徘徊着,思考着如何能够帮助那些遭受火灾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深关怀和对灾民的同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