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芍药酴醿看正好,一尊能共送春归。

芍药酴醿看正好,一尊能共送春归。

意思:芍药酴醿看正好,一尊能一起送走了春天。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光风习习日晖晖,堕絮飞红积渐稀。芍药酴醿看正好,一尊能共送春归。》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和送别春天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光风习习日晖晖,堕絮飞红积渐稀”中,“光风”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而“习习”则增添了风的轻盈和柔和感。“日晖晖”则形象地描绘了阳光明媚、温暖照人的景象。而“堕絮飞红”则描绘了春天落花飘零的景象,“积渐稀”则表示这些花瓣在春风中逐渐减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芍药酴醿看正好,一尊能共送春归”两句诗中,诗人将目光转向了盛开的芍药酴醿,这两种花都是春天的代表性花卉,此时正值花开正好,为春天增添了更多的生机和色彩。而“一尊能共送春归”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依依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这里,“一尊”指的是一次酒宴,诗人邀请朋友一起送别春天,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和落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诗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光风习习日晖晖,堕絮飞红积渐稀。
芍药酴醿看正好,一尊能共送春归。
作者介绍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一尊

    引用解释

    1.犹独尊。《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 司马贞 索隐:“谓 始皇 并六国,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请氏 武 ,示一尊。” 李详 《论桐城派》:“若举天下统定一尊,犹之四瀆并而为一,云此为正派,餘则非是,固无此理。”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

  • 芍药

    读音:sháo yào

    繁体字:芍葯

    短语:水葫芦 栀子 款冬 紫菀 山花 晚香玉 刨花 鸡冠花 夹竹桃 康乃馨 风信子 桃花 报春花 玫瑰 紫罗兰 唐 金盏花 美人蕉 鸢尾 藏红花 水仙 菁 樱花

  • 正好

    读音:zhèng hǎo

    繁体字:正好

    短语:适度 恰如其分 适宜 得体 恰当 当 方便 适 适可而止 恰 宜 合宜 得当 当令 合适 得宜 妥 相当 适中 适当 适合 适龄 适用

    <

  • 酴醿

    读音:tú mí

    繁体字:酴醿

    解释:1.亦作\"酴釄\"﹑\"酴醾\"。酒名。 2.亦作\"酴?\"﹑\"酴醾\"﹑\"醾\"。花名。本酒名。以花颜色似之,故取以为名。

    造句:

  • 春归

    读音:chūn guī

    繁体字:春歸

    意思:(春归,春归)

     1.春天来临。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四:“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唐·李山甫《贺邢州卢员外》诗:“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