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竖子至》 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

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

意思:要在江湖客,搀着日月长。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竖子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果园景象和果实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和果实的喜爱之情。 首联“楂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中,诗人描绘了楂梨和梅杏的绿色渐渐消退,而黄色开始出现的景象。这一描述非常生动,仿佛我们看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果园,随着季节的推移,各种水果的颜色都在变化。 “小子幽园至,轻笼熟柰香”一句中,“小子”指的是诗人自己,“幽园”则是指果园的僻静之处。诗人来到这个僻静的地方,轻轻摘下熟透的柰子,感受着它的香气。这里的“轻笼”一词,给人一种轻柔、细腻的感觉,让人想起诗人小心翼翼地摘下熟透的柰子的情景。 “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两句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果园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山风和野露都是秋天的象征,它们让熟透的柰子更加香甜可口。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秋天和果实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是诗人的愿望,他想将新鲜的柰子寄给远方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够品尝到这美味的果实。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果园的景象和果实,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楂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
小子幽园至,轻笼熟柰香。
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
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提携

    读音:tí xié

    繁体字:提攜

    短语:援手 援助 扶持 辅 拉扯 声援 帮忙 帮 扶 协助 扶植 支援 助 赞助 增援 帮助 协 拉 扶助 提挈 辅助 救助 襄 援

    英语:<

  • 日月

    读音:rì yuè

    繁体字:日月

    英语:life

    意思:
     1.太阳和月亮。
      ▶《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

  • 江湖

    读音:jiāng hú

    繁体字:江湖

    短语:人间 人世 尘 红尘 世间 尘世 浊世 阳间 凡

    英语: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