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戏酬高员外鲫鱼》 西城隐吏江东客,昼日驰来夺炎赫。

西城隐吏江东客,昼日驰来夺炎赫。

意思:西城隐官江东客,白天跑来抢炎热。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戏酬高员外鲫鱼》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天池鲫鱼”,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种鱼的喜爱和欣赏。 首句“天池鲫鱼长一尺”,诗人直接描绘了鱼的长相,以尺数强调其尺寸之大,给人以直观的印象。 “鳞光鬣动杨枝磔”,这句诗描绘了鱼鳞闪烁、鱼尾摆动的生动景象,如同杨柳枝条一般轻盈飘动。 “西城隐吏江东客,昼日驰来夺炎赫。”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身份和行为,他是一位隐居在城市中的客居人士,白日里来到炎热的池边,享受着鱼带来的清凉。 “冷气射屋汗收额”,这句诗描绘了鱼带来的清凉效果,使人身上的汗水都消退了,诗人对此感到惊喜。 “便教斫脍倾大白。”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品尝鱼肉的场景,他欣然地用大白碗盛着鱼肉,准备品尝。 “我所共乐仲与伯,羡君赴约笑哑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与朋友共享这种乐趣的羡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也想和友人一起赴约的愿望。 “持扇已见飞鸾翮,欲往从之云雾隔。”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鱼塘的喜爱之情,他想象自己就像拿着扇子飞翔的鸾鸟一样,想要飞到鱼塘边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天池鲫鱼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池鲫鱼长一尺,鳞光鬣动杨枝磔。
西城隐吏江东客,昼日驰来夺炎赫。
冷气射屋汗收额,便教斫脍倾大白。
我所共乐仲与伯,羡君赴约笑哑哑。
持扇已见飞鸾翮,欲往从之云雾隔。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炎赫

    读音:yán hè

    繁体字:炎赫

    意思:炽热。
      ▶《后汉书•质帝纪》:“自春涉夏,大旱炎赫,忧心京京。”
      ▶唐·杜甫《热》诗之一:“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
      ▶明·刘基《漫成》诗之六:“炎赫迎新节

  • 江东

    读音:jiāng dōng

    繁体字:江東

    英语:east of a river

    意思:(江东,江东)

     1.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南、东北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北往来主要渡口的所在,

  • 隐吏

    读音:yǐn lì

    繁体字:隱吏

    意思:(隐吏,隐吏)
    退隐的官吏。
      ▶唐·杜甫《送裴二虬尉永嘉》诗:“隐吏逢梅福,游山忆谢公。”
      ▶仇兆鰲注:“《汉书》:‘梅福,九江人,补南昌尉。
      ▶王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