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调歌·耿耿银潢净》 此曲谁当听,四海有知音。

此曲谁当听,四海有知音。

意思:这首曲子是谁在听,天下有知音。

出自作者[宋]林正大的《水调歌·耿耿银潢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中国古典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首先,诗的开头“耿耿银潢净,窗月莹如冰。”表现出诗人对环境的宁静祥和感到舒适,银河清澈,窗户上的月亮如同冰一般晶莹剔透。这些描绘为接下来的音乐描述创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背景。 “朱丝一扣,万籁不起,冷光凝。”这里诗人形容音乐的声音清脆、有力,使得万物都静止下来,仿佛被冷光凝固。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魅力。 “千古遗音犹在,一洗淫哇郑卫,北里与南陵。”这里诗人对音乐的历史影响和价值进行了评价,强调了这首曲子能够洗去世俗的音乐,让人们听到真正的音乐之美。 “孰识兴亡事,哀乐不同情。咽流泉,戛鸣玉,击浮金。”这里诗人形容音乐能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兴衰,能够让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像是泉水在喉咙中流动,玉石在敲击时产生的声音覆盖了整个空间。 “老龙啼晓,幼猿忽复暮山吟。”这里诗人形容音乐如同老龙在清晨的啼叫,又如同幼猿在暮色中的吟唱,生动地描绘了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此曲谁当听,四海有知音。”诗人表达了他对这首音乐的期待,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首音乐的魅力,找到它的知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深度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艺术价值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耿耿银潢净,窗月莹如冰。
朱丝一扣,万籁不起冷光凝。
千古遗音犹在,一洗淫哇郑卫,北里与南陵。
孰识兴亡事,哀乐不同情。
咽流泉,戛鸣玉,击浮金。
老龙啼晓,幼猿忽复暮山吟。
为我临风再奏,仙鹄翩翻十二,感物一何灵。
此曲谁当听,四海有知音。

关键词解释

  • 有知

    读音:yǒu zhī

    繁体字:有知

    意思:有知觉;有知识。
      ▶《礼记•三年问》:“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
      ▶南朝·梁·范缜《神灭论》:“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以其有知耳。”
      ▶唐·韩愈

  • 四海

    读音:sì hǎi

    繁体字:四海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随处 天南地北 四野 四面八方 四方 各处 到处 无处 处处 八方 四处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the four seas

  • 谁当

    引用解释

    何人。当,语助词。《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穫者妇与姑。’”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宋 王安石 《弯碕》诗:“永怀 少陵 诗:‘菱叶净如拭’。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1.何为,为什么。 唐

  • 知音

    读音:zhī yīn

    繁体字:知音

    短语:至交 忘年交 挚友 好友 契友 密友 莫逆之交

    英语:bosom friend

    意思:
     1.通晓音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