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画(八首)》 仙山曾谒大茅君,桥里桃花两路分。

仙山曾谒大茅君,桥里桃花两路分。

意思:仙人山曾拜见大茅君,桥里桃花两路分。

出自作者[明]止庵法师的《题画(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仙山曾谒大茅君,桥里桃花两路分。不道楼台风雨上,又闻鸡犬隔春云。》以其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富有神秘色彩的仙山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美妙之处。 首先,诗的开头“仙山曾谒大茅君,桥里桃花两路分。”描绘了诗人曾经拜访大茅君的仙山,以及山间桥边桃花盛开的景象。这里的“仙山”和“大茅君”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引人遐想。而“桥里桃花两路分”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山间的美丽和生机。 接下来,“不道楼台风雨上,又闻鸡犬隔春云。”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仙山的经历和感受。前一句“不道楼台风雨上”,似乎暗示着诗人已经登上了仙山的楼台,感受到了风雨交加的气氛,这无疑增加了仙山的神秘感。而后一句“又闻鸡犬隔春云”,描绘了诗人听到鸡犬之声,却只见云雾缭绕,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这首诗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通过描绘仙山的神秘和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和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一幅富有神秘色彩的仙山景象,引人遐想,令人陶醉。无论是从艺术表现还是思想内涵来看,这首诗都堪称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仙山曾谒大茅君,桥里桃花两路分。
不道楼台风雨上,又闻鸡犬隔春云。

关键词解释

  • 茅君

    读音:máo jūn

    繁体字:茅君

    意思:指传说中在句容·句曲山修道成仙的茅氏兄弟。
      ▶唐·李颀《题卢道士房》诗:“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
      ▶元·宋无《游三茅华阳诸洞》诗之二:“玉案清香彻夜焚,紫烟成盖覆茅

  • 仙山

    读音:xiān shān

    繁体字:仙山

    意思:
     1.仙人居住的山。
      ▶唐·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2.比喻远离市廛的幽静

  • 桃花

    读音:táo huā

    繁体字:桃花

    短语:水葫芦 栀子 款冬 紫菀 山花 晚香玉 芍药 刨花 鸡冠花 夹竹桃 康乃馨 风信子 报春花 玫瑰 紫罗兰 唐 金盏花 美人蕉 鸢尾 藏红花 水仙 菁 樱花 木

  • 路分

    读音:lù fēn

    繁体字:路分

    意思:
     1.犹路子。
      ▶《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甚么叫是顾绣?可是甚么东西?你详细说个来歷,好叫我照了路分寻思。”
     
     2.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