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吴宣从事》 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

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

意思:旗帜边庭去,山川大地脉络分。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送吴宣从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描绘王宣从军的事迹,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边疆战争的关注和担忧。 首联“才有幕中画,而无塞上勋”,描绘了王宣的平凡身份,他只是幕僚中的一员,没有立下边塞的功勋。这表达了作者对王宣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王宣从军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追求功名。 颔联“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战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王粲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因战乱而从军,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这里作者用王粲来比喻王宣,表达了对王宣从军的鼓励和支持。 颈联“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描绘了王宣从军后的行军路线和环境,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和祝福。山川地脉分,意味着友人将踏上艰难的征程,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危险性。 尾联“平生一匕首,感激赠夫君”,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一匕首,指的是友人手中的武器,表达了友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感激赠夫君,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和敬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王宣从军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边疆战争的关注和担忧。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的忠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作送王宣从军才有幕中画,而无塞上勋。
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
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
平生一匕首,感激赠夫君。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边庭

    读音:biān tíng

    繁体字:邊庭

    英语:government bodies of the border

    意思:(边庭,边庭)
    亦作“边廷”。
     
     1.犹边地。
      

  • 山川

    读音:shān chuān

    繁体字:山川

    英语:mountains and rivers; land; landscape

    意思:
     1.山岳、江河。
      ▶《易•坎》:“天险,不可升也,

  • 地脉

    读音:dì mài

    繁体字:地脈

    英语:vein of the earth

    意思:(地脉,地脉)

     1.《史记•蒙恬列传》:“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

  • 旌旆

    读音:jīng pèi

    繁体字:旌旆

    意思:
     1.旗帜。
      ▶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
      ▶唐·高适《燕歌行》:“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清·魏源《

  • 川地

    读音:chuān dì

    繁体字:川地

    意思:平旷的地带。
      ▶《宋史•食货志上四》:“而熙州·王韶又请以河州·蕃部近城川地招弓箭手,以山坡地招蕃兵弓箭手,每砦五指挥,以二百五十人为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