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园秋夜柬知己》 萤光时复见,虫响夜多闻。

萤光时复见,虫响夜多闻。

意思:萤火虫光时又见,虫响夜多听。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东园秋夜柬知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悲歌残烛下,秋思转纷纷》是一首表达秋夜思家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以及萤火虫和虫鸣的声音,表达出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句“悲歌残烛下,秋思转纷纷”,诗人以悲歌和残烛象征秋夜的凄凉,表达出秋夜的寂静和孤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秋思转纷纷,不仅是对秋夜景色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 “落叶多惊雨,明河半隔云”,这两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落叶在雨中飘零,明河(银河)半隔云,表现出秋夜的清冷和孤寂。落叶和明河都是诗人思乡之情的象征,落叶代表着家乡的回忆,明河则代表着诗人的故乡。 “萤光时复见,虫响夜多闻”,这两句描绘了秋夜的自然景象,萤火虫闪烁的光芒和虫鸣的声音,进一步烘托出秋夜的寂静和孤独。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谁是论心侣,清樽可共君”,诗人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之情。诗人希望与友人一起饮酒谈心,共同度过这个思乡的夜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自然声音,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关怀之情。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悲歌残烛下,秋思转纷纷。
落叶多惊雨,明河半隔云。
萤光时复见,虫响夜多闻。
谁是论心侣,清樽可共君。
作者介绍 石延年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多闻

    读音:duō wén

    繁体字:多聞

    英语:well-informed

    详细释义:见闻广博。论语?季氏:『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将广智,必先多闻。』

  • 时复

    读音:shí fù

    繁体字:時復

    意思:(时复,时复)
    犹时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不才时复託怀玄胜,远咏老·庄。”
      ▶唐·杜甫《溪上》诗:“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

  • 萤光

    读音:yíng guāng

    繁体字:螢光

    意思:(萤光,荧光)

     1.萤火虫发出的光。
      ▶唐·韦承庆《直中书省》诗:“萤光向日尽,蚊力负山疲。”
      ▶宋徐照《宿翁灵舒幽居期赵紫芝不至》诗:“蛩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