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述怀》 草庐两三策,大义固已明。

草庐两三策,大义固已明。

意思:草屋两三策,大道理本来已经很清楚。

出自作者[宋]于石的《述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孔明卧隆中,世事若不闻》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描绘了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始人诸葛亮在隆中隐居的生活,以及他对世事的洞察和明智的态度。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诸葛亮的草庐,表达出他对诸葛亮隐居生活的敬仰之情。他赞扬诸葛亮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似乎对世事漠不关心,这实际上是他深思熟虑的表现。 其次,诗人赞扬了诸葛亮的策略和智慧,他指出诸葛亮在草庐中已经明晰了大义,这表明他对国家大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这种智慧和洞察力是他在乱世中立足的关键。 然后,诗人引用了陶渊明的例子,他是一个隐居的士人,以高尚的品格和清贫的生活为荣。他以此为例,表达出对诸葛亮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他指出,诸葛亮即使在屈身的情况下,也感到耻辱,这表明他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原则。 最后,诗人用鱼和鸟的例子,表达出对古君子出处的态度和选择的赞美。他指出,古代的君子在出处(即入世和出世)时都有自己的心志,这表明他们有着坚定的原则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和赞美,表达出诗人对高尚品格和坚定原则的敬仰之情。同时,它也表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即我们应该有坚定的原则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无论在何处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孔明卧隆中,世事若不闻。
草庐两三策,大义固已明。
陶潜晋处士,束带耻屈身。
浩然归去来,把酒惟长吟。
潜鱼游深渊,好鸟鸣高林。
是以古君子,出处各有心。

关键词解释

  • 草庐

    读音:cǎo lú

    繁体字:草廬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草庐,草庐)

     1.简陋的草屋。
      ▶《后汉书•周燮传》:“有先人草庐结于冈畔,下有陂田,常肆

  • 大义

    读音:dà yì

    繁体字:大義

    英语:cardinal principles of righteousness

    意思:(大义,大义)

     1.正道;大道理。
      ▶《易•家人》:“

  • 两三

    读音:liǎng sān

    繁体字:兩三

    意思:(两三,两三)
    几个。表示少量。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皎然《舟行怀阎士和》诗:“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