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招山中人,高义无等伦。
意思:第二招山中的人,高义无同类。
出自作者[明]胡翰的《示顺生(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明招山中人,高义无等伦。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我学如赘疣,未成先误身。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是一首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对未能理解山中人的遗憾,以及对学习之路的反思和自我批评的诗。
首句“明招山中人,高义无等伦”描绘了山中人的高尚人格和无私精神,无人能及。诗人对山中人的敬仰之情可见一斑。
“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见到山中人的遗憾,山中人离去已经五百多年了,这更增加了诗人的遗憾。
“我学如赘疣,未成先误身。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反思和批评。诗人认为自己的学习如同多余的赘疣,还未成果就已经误了自己。而误学又导致了误身,最终误了世人的期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对自己未能理解山中人的遗憾,以及对学习之路的反思和自我批评。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身的反省,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