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灭到今千万祀,只在江湖挽船处。
意思:佛灭到现在一千一万年,只在江湖挽船处。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那吒》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首段描绘了一个不敬父尊的愚子,他只知拜佛,不拜父亲,这种行为在世俗伦理中显然是违背常理的。然而,这恰恰是诗人的象征,他以此表达出对某些人只知盲目信仰,却忽视亲情、道德的批判。
第二段则以佛教的智慧进行解读。佛知道这种行为难以教化,于是用宝塔让这个儿子左手举起来,象征着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反思。这个儿子来见佛时,头总是低着,这与拜佛和拜父亲的动作有些相似。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尽管这个儿子行为上有所偏差,但他的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对佛的敬仰和对父的亲情。
第三段诗人以一种悲悯的语气,感叹这个儿子如此执着于信仰,以至于难以被教化。他强调佛难遇,见者闻道出生死,这似乎是在说这个儿子的命运充满了悲剧性。
第四段诗人以一种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对业果已定的无奈。尽管佛灭至今已过千年,但这个儿子仍然在江湖挽船处默默生活。这似乎是在说,这个儿子的命运已经注定,他只能在生活的底层挣扎。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信仰的探索。它提醒我们,信仰固然重要,但亲情、道德同样不能忽视。同时,它也让我们思考命运和业果的关系,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自己的命运。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值得我们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