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乔林》 未可逃名利,应须在缙绅。

未可逃名利,应须在缙绅。

意思:不可逃避名利,应在绅士。

出自作者[唐]王昌龄的《送乔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平津草绿、花开江滨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草绿小平津,花开一水滨”,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平津河畔的春色,绿草如茵,花开满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花开一水滨”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今君不得意,辜负帝乡春”,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君子的同情和对帝乡春色的惋惜之情。这里,“今君不得意”暗示了诗人对君子的境遇的关注和同情,“辜负帝乡春”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被辜负的惋惜之情。 颈联“口不言金帛,心常任屈伸”,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君子不追求金钱财富,而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屈伸自如的精神境界。这一联也体现了诗人对君子的高尚品质的赞美。 尾联“应须在缙绅”,诗人以委婉的语气,表达了对官场的看法,暗示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和对缙绅生活的向往。这里,“应须在缙绅”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平津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君子的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官场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君子的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官场的看法。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草绿小平津,花开一水滨。
今君不得意,辜负帝乡春。
口不言金帛,心常任屈伸。
阮君唯饮酒,陶令肯羞贫。
阳羡风流地,沧江避世人。
菱歌五湖远,桂树八公邻。
青鸟迎孤棹,白云随一身。
潮从秣陵上,月映石头新。
未可逃名利,应须在缙绅。
汀洲芳杜色,劝尔暂垂纶。
[一作李颀诗]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关键词解释

  • 缙绅

    读音:jìn shēn

    繁体字:縉紳

    英语:government official; government official in retirement

    意思:(缙绅,缙绅)

     1.插笏

  • 未可

    读音:wèi kě

    繁体字:未可

    意思:
     1.不可。
      ▶《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后汉书•荀彧传》:“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
      

  • 名利

    读音:míng lì

    繁体字:名利

    英语:fame and gain

    意思:名位与利禄;名声与利益。
      ▶《尹文子•大道上》:“故曰礼义成君子,君子未必须礼义,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无名利。”

  • 逃名

    读音:táo míng

    繁体字:逃名

    意思:
     1.逃避声名而不居。
      ▶《后汉书•逸民传•法真》:“法真名可得而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
      ▶唐·司空图《归王官次年作》诗:“酣歌自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