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走笔送杜十三归京》 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骥寻云步步高。

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骥寻云步步高。

意思: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骥不久说步步高。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走笔送杜十三归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烟鸿上汉、逸骥寻云、内兄六十等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内兄的关心。 首句“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骥寻云步步高”,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烟鸿比作上汉的远音,将逸骥比作寻云的步步高升。这两句诗描绘了烟鸿和逸骥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内兄的关心。 第二句“应笑内兄年六十”,作者用“应笑”二字,表达了对内兄六十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内兄的关心。 第三句“郡城闲坐养霜毛”,作者用“闲坐”和“养霜毛”来描绘内兄在郡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内兄的关心和对其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烟鸿、逸骥、内兄等自然现象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内兄的关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兄六十岁后的生活状态的关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内兄的关心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骥寻云步步高。
应笑内兄年六十,郡城闲坐养霜毛。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逸骥

    读音:yì jì

    繁体字:逸驥

    意思:(逸骥,逸骥)
    古代称善奔的骏马。
      ▶晋·潘尼《赠河阳》诗:“逸骥腾夷路,潜龙跃洪波。”
      ▶唐·骆宾王《上司刑太常伯启》:“侧闻鲁泽祥麟,希委质于宣父;吴坂逸骥,实

  • 烟鸿

    引用解释

    亦作“烟鸿”。 云中的鸿雁。 唐太宗 《秋日即事》诗:“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 唐 杜牧 《走笔送杜十三归京》诗:“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驥寻云步步高。”

    读音:yān hóng

  • 云步

    读音:yún bù

    繁体字:雲步

    意思:(云步,云步)
    腾云而行的步履。喻指轻盈的脚步。
      ▶唐·杜牧《张好好诗》:“绛脣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宋·吴泳《摸鱼儿•郫县宴同官》词:“那箇是、紫佩飞霞仙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