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落叶》 暮秋木落剥霜红,俄觉平林一夜空。

暮秋木落剥霜红,俄觉平林一夜空。

意思:深秋树木落剥霜红,突然觉得平林一晚上空。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落叶》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秋时节树叶凋零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句“暮秋木落剥霜红”,直接点明季节,描绘了暮秋时分树叶凋零的景象。诗人用“剥霜红”这一词语,形象地表现了树叶在寒霜之下逐渐凋零的凄凉之景。 “俄觉平林一夜空”,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暮秋时分的树林,一夜之间树叶全部落下,使得树林变得空空如也。这句诗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快速流逝,给人一种时光匆匆的感觉。 “茂遂本凭枝干力”,诗人在此处借物喻人,通过描绘树木在暮秋时节茂盛依靠枝干力量的场景,来比喻人们在生活中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面对困难和挑战。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诗人对人的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却辞枝干逐西风”,最后一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树木在寒风中凋零的场景。树木虽然曾经依靠枝干力量生长茂盛,但最终还是要告别枝干,去追逐那无情无义的西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暮秋时树叶凋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哀愁的情感。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暮秋木落剥霜红,俄觉平林一夜空。
茂遂本凭枝干力,却辞枝干逐西风。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霜红

    读音:shuāng hóng

    繁体字:霜紅

    意思:(霜红,霜红)

     1.经霜后变成红色。
      ▶唐·白居易《答梦得秋日书怀见寄》诗:“树叶霜红日,髭鬚雪白时。”
     
     2.指经霜后变成的红色。

  • 平林

    读音:píng lín

    繁体字:平林

    英语:Pinglin

    意思:1.平原上的林木。

    近义词: 林海、丛林、老林、森林

    解释:1.

  • 暮秋

    读音:mù qiū

    繁体字:暮秋

    英语:late autumn

    意思:秋末,农历九月。
      ▶三国·魏·曹植《迷迭香赋》:“芳暮秋之幽兰兮,丽崑崙之芝英。”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

  • 木落

    读音:mù luò

    繁体字:木落

    意思:树叶凋落。
      ▶晋·左思《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南朝·齐·王融《议给虏书疏》:“春草水生,阻散马之适;秋风木落,绝驱禽之欢。”
      ▶唐·李峤《与雍

  • 夜空

    读音:yè kōng

    繁体字:夜空

    英语:night sky

    意思:夜晚的天空。
      ▶峻青《党员登记表》:“黄老妈妈躺在土炕上,睁大了眼睛,从破窗櫺里望着黑沉沉的夜空,心里像麻一样的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