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有感二首》 夷齐怨恶本不念,尧桀是非今亦忘。

夷齐怨恶本不念,尧桀是非今亦忘。

意思:伯夷、叔齐怨恨根本不考虑,尧和桀是不是现在也忘记。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有感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夷齐怨恶本不念,尧桀是非今亦忘。不知伍子嗔何甚,魄化为潮日夜忙。》,作者是唐朝诗人张祜。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两位历史人物——伯夷和叔齐的怨恶、尧和桀的是非,以及伍子胥的嗔恨和魂魄转化为潮水的主题。 首句“夷齐怨恶本不念”,直接点出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他们因为对尧舜之治的不满,宁愿饿死在首阳山,也不愿屈服于暴虐的桀纣。然而,作者却表示他们过去的怨恶已经不再重要,这是一种对历史变迁和价值观念变化的深刻理解。 第二句“尧桀是非今亦忘”,则转向了对尧和桀的是非评判的反思。作者似乎在暗示,历史的评价已经变得无关紧要,因为时代已经变迁,社会已经改变。这种观点揭示了历史的相对性和无常性。 第三句“不知伍子嗔何甚”,作者突然将话题转向了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因怨恨吴王夫差而自杀,他的魂魄化为潮水,日夜奔腾不息。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伍子胥的深深同情,同时也揭示了魂魄转化为潮水的神秘主题。 最后一句话“魄化为潮日夜忙”,这句话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主题的深化。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人的精神或魂魄可以转化为自然现象,影响世界,而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的不满和怨恨,也会影响自身,使人日夜奔忙,无法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引用伯夷、叔齐、尧、桀、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命运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性的反思和探索。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夷齐怨恶本不念,尧桀是非今亦忘。
不知伍子嗔何甚,魄化为潮日夜忙。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是非

    读音:shì fēi

    繁体字:是非

    短语:曲直 是非曲直

    英语:right and wrong

    意思:
     1.对的和错的;正确与错误。
      ▶《礼记•曲礼上》:

  • 夷齐

    读音:yí qí

    繁体字:夷齊

    意思:(夷齐,夷齐)
    伯夷和叔齐的并称。
      ▶《孔丛子•陈士义》:“夷·齐无欲,虽文·武不能制。”
      ▶唐·李白《梁园吟》:“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 怨恶

    读音:yuàn è

    繁体字:怨惡

    意思:(怨恶,怨恶)
    怨恨憎恶。
      ▶《墨子•尚同上》:“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
      ▶《淮南子•时则训》:“行优游,弃怨恶,解役罪,免忧患,休罚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