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旌节》 忆昔有鼻祖,渔钓干周文。

忆昔有鼻祖,渔钓干周文。

意思:记得以前有鼻祖,钓鱼干周。

出自作者[宋]姜特立的《旌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身经历和身份的自我反思和内心独白。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君恩的感激,对自己出身的自豪,对祖先功业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功业的追求。 首联“君恩华我老,旌节到柴门”,作者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他感到君主的恩泽在他年老时更加华美,以至于使他的家门都得到了旌节的荣誉。旌节是古代高级官员或重要使节的标志,这里用来象征作者的官位提升。 颔联“我本一书生,乃忝侯伯尊”,作者自述身份,他本来是一个普通书生,却有幸成为侯伯这样的尊贵人物。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出身的自豪感。 颈联“忆昔有鼻祖,渔钓干周文”,作者回忆起自己的祖先,他们曾经在渔钓中辅佐周文王成就王业。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祖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家族的历史渊源和地位。 尾联“相望数千载,但愧非贤孙”,作者反思自身,他认为自己虽然功德与祖先不同,但容貌大致可以评论,与数千年来那些杰出的人物相比,他感到自己并不算太差,但仍然感到惭愧自己并非一个贤良的子孙。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功业的追求和对家族荣誉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谦虚和自省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君恩、出身、祖先、功业等方面的感激、自豪、敬仰和追求,展现了一个有担当、有追求的士人形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恩华我老,旌节到柴门。
我本一书生,乃忝侯伯尊。
忆昔有鼻祖,渔钓干周文。
既已成王业,营丘垂后昆。
功德虽不同,齿貌略可论,相望数千载,但愧非贤孙。

关键词解释

  • 周文

    读音:zhōu wén

    繁体字:周文

    意思:即周文王。
      ▶《后汉书•桓帝纪》:“今京师厮舍,死者相枕,郡县阡陌,处处有之,甚违周文掩胔之义。”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周文启龟,以卜良佐。”
      

  • 鼻祖

    读音:bí zǔ

    繁体字:鼻祖

    英语:the earliest ancestor

    意思:
     1.始祖,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
      ▶《汉书•扬雄传上》:“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汾隅。”

  • 有鼻

    读音:yǒu bí

    繁体字:有鼻

    意思:见“有庳”。

    解释:1.见\"有庳\"。

    详细释义:地名。今湖南省道县地,舜封其弟象于此。亦作『有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