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饶州王郎中效李白体》 银钩无一字,何以缓离愁。

银钩无一字,何以缓离愁。

意思:银钩没有一个字,如何缓解离愁。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寄饶州王郎中效李白体》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表达对朋友王光嗣的怀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分别后的思念和离愁。 首句“珍重王光嗣,交情尚在不”,表达了对王光嗣的珍重和对他与自己之间深厚友谊的肯定。这句话通过直接表达对朋友的珍视,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之深。 “芜城连宅住,楚塞并车游”这两句描绘了两人共同的居住地和共同游历过的风景。芜城即扬州,楚塞则是泛指楚地的山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与王光嗣在地域上的接近,以及他们共同经历过的旅行和游历。 “别后官三改,年来岁六周”,这两句表达了分别后的时间流逝和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分别之后,王光嗣的官职已经更换了三次,而作者也已经度过了六个年头。这句话通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银钩无一字,何以缓离愁”,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书法技艺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离愁的无奈。“银钩”常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的字体,这里用来赞美王光嗣的书法技艺。然而,即使朋友的字写得再好,也无法缓解离别的愁绪。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王光嗣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分别后时间的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离愁的无奈。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珍重王光嗣,交情尚在不。
芜城连宅住,楚塞并车游。
别后官三改,年来岁六周。
银钩无一字,何以缓离愁。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一字

    读音:yī zì

    繁体字:一字

    意思:
     1.一个字。
      ▶汉·王充《论衡•鬚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 离愁

    读音:lí chóu

    繁体字:離愁

    英语:sorrow of parting; the pain of separation

    意思:(离愁,离愁)
    离别的愁思。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

  • 何以

    读音:hé yǐ

    繁体字:何以

    短语:争 怎 怎么 焉 哪样 安 哪 怎样 何等

    英语:whence

    意思:
     1.用什么;怎么。
      ▶《诗•召

  • 银钩

    读音:yín gōu

    繁体字:銀鈎

    意思:(银钩,银钩)

     1.《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飘若惊鸾。”
      ▶南朝·梁·刘孝威《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唐·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