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集开元寺》 高城出睥睨,灯火通林麓。

高城出睥睨,灯火通林麓。

意思:高城出睥睨,灯火通林麓。

出自作者[明]李攀龙的《集开元寺》

全文创作背景

**《集开元寺》的创作背景与诗人李攀龙的一次寺庙游览经历有关**。在这次游览中,他感受到了古寺的幽静与深远,被寺庙的梵影、钟声、绝壁、禅诵等所吸引。同时,他也看到了秋天的花朵在雨中显得更加瘦弱,老树在霜降后更加秃秃,这些景象引发了他的诗情。 这首诗描绘了开元寺的萧条、幽独,借助自然景物如流阴、返照、秋花、老树、寒泉、白云等,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也提到了诗人的旧游和新诗创作,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流阴拂层岑,返照翳深谷。
古寺入萧条,回岩抱幽独。
梵影净香台,钟声殷石屋。
绝壁栖禅诵,悬厓下樵牧。
秋花雨还瘦,老树霜逾秃。
寒泉可莹心,白云况极目。
登临客自佳,摇落时何速。
蔬色荡腥膻,苔光清简牍。
新诗发神秀,旧游耿初服。
归来杖屦便,老去烟霞伏。
高城出睥睨,灯火通林麓。
言旋转多兴,后朝此同宿。
作者介绍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关键词解释

  • 林麓

    读音:lín lù

    繁体字:林麓

    意思:犹山林。
      ▶《周礼•地官•林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
      ▶《文选•张衡<西京赋>》:“林麓之饶,于何不有。”
      ▶薛综注:“木

  • 睥睨

    读音:pì nì

    繁体字:睥睨

    英语:look at somebody disdainfully out of the corner of one\'s eye

    意思:
     1.斜视。有厌恶、傲慢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