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风》 如何玉琴韵,并欲在青松。

如何玉琴韵,并欲在青松。

意思:如何玉琴韵,并要在青松。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离别之情和春天暮色的诗歌。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深感慨。 首联“陇首红旌急,樽前悴幕重。”描绘了别离的场景,红色的旌旗在陇首飘扬,急促而有力,象征着别离的紧迫和无法抗拒。同时,酒杯前的帐幕沉重下垂,营造出一种压抑、悲伤的气氛。 颔联“林端翻远刹,花外转疏钟。”诗人通过树林顶端的远刹和花香外的疏钟,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稍带忧郁的自然景色,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心境。 颈联“夜寂清机发,春阑别意浓。”此处的寂静的夜晚和春天的尾声,更加深了离别的悲凉与痛苦。这种寂静和落寞的气氛,与诗人的离别之意相互呼应,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悲伤。 尾联“如何玉琴韵,并欲在青松。”诗人以玉琴的韵律和青松的坚韧作结,表达出对离别之痛的无奈和坚持。玉琴的韵律象征着诗人的心声,青松则代表了坚韧不屈的精神。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深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陇首红旌急,樽前悴幕重。
林端翻远刹,花外转疏钟。
夜寂清机发,春阑别意浓。
如何玉琴韵,并欲在青松。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琴韵

    读音:qín yùn

    繁体字:琴韻

    意思:(琴韵,琴韵)

     1.犹琴音。
      ▶唐·许浑《重游飞泉观题宿龙池》诗:“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唐·刘祎之《奉和别越王》:“管声依折柳,琴

  • 青松

    读音:qīng sōng

    繁体字:青鬆

    意思:
     1.苍翠的松树。
      ▶《汉书•贾山传》:“﹝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 玉琴

    读音:yù qín

    繁体字:玉琴

    意思:玉饰的琴。亦为琴的美称。
      ▶南朝·齐·王融《咏幔》:“每聚金炉气,时驻玉琴声。”
      ▶唐·常建《江上琴兴》诗:“江上调玉琴,一絃清一心。”
      ▶清·纳兰性德《菩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