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机上妇说蚕事之辛勤织未成缣往往取偿债家》 织未成缣分翦尽,妾身争得一丝来。

织未成缣分翦尽,妾身争得一丝来。

意思:织成丝绸分剪都没有,我争得一丝来。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闻机上妇说蚕事之辛勤织未成缣往往取偿债家》

全文赏析

这首诗《荷君问讯蚕家事》是一首描绘蚕丝生产过程的诗,通过描述蚕妇的辛勤劳动和艰难处境,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首句“荷君问讯蚕家事”通过向蚕家致以问候,引出了接下来的蚕妇生活艰辛的主题。第二句“此是妇人辛苦媒”直接点明蚕妇的辛勤和不易,媒,在此处引申为帮助、扶持之意,暗示了蚕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寻求帮助和扶持。 “典尽衣裳酬叶价,忙无心绪向妆台。”这两句描绘了蚕妇为了生计,不得不典当自己的衣物来换取蚕叶,无暇打扮自己的场景。这反映了蚕妇在生存与美貌之间的无奈选择。 “缲声未断机声续,私债未偿官债催。”继续描绘蚕妇的忙碌生活,缫丝的声音和织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暗示了蚕妇的繁忙和压力。同时,“私债未偿”又引来了“官债催”,进一步突出了蚕妇的困境。 最后两句“织未成缣分翦尽,妾身争得一丝来。”描绘了蚕妇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被剥削的场景,成缣,即成匹的丝织品,这里代指蚕丝。蚕妇辛辛苦苦生产的丝,却被无情地分剪尽,而自己所得的仅是一丝丝的补偿,形象地表达了蚕妇的悲惨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蚕妇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她们的勤劳、坚韧和无奈,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同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蚕妇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人性关怀和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荷君问讯蚕家事,此是妇人辛苦媒。
典尽衣裳酬叶价,忙无心绪向妆台。
缲声未断机声续,私债未偿官债催。
织未成缣分翦尽,妾身争得一丝来。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一丝

    读音:yī sī

    繁体字:一絲

    短语:少于 少数 些微 少 稀 一点儿 少许 单薄 些许 片 简单 鲜 星星点点 有限 无几 区区 寡 一二 半点 点滴 有数 两 半 个别

  • 争得

    读音:zhēng de

    繁体字:爭得

    意思:(争得,争得)
    怎得。
      ▶唐·白居易《浔阳春•春去》诗:“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宋·晏殊《秋蕊香》词:“金乌玉兔长飞走,争得朱颜依旧?”金·元好问《杏花杂诗》

  • 得一

    读音:dé yī

    繁体字:得一

    意思:
     1.得道。
      ▶《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