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重惟恐囚人怨,情轻又怕本官嗔。
意思:刑罚重只有恐惧囚禁人怨恨,情轻又怕本官生气。
出自作者[宋]陈昉的《诗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二十年余作吏人,后园花木也成林》是一首对当官二十余年的官员的讽刺和劝诫诗。它通过描绘官员当政期间后园花木的冤声,表达了对官场黑暗、官员贪腐的批判,同时也传达了对官员生活状态的劝诫和反思。
首两句“二十年余作吏人,后园花木也成林”,通过描述诗人当官二十多年,后园的花木已经成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官员的长期执政。这里也寓含了诗人对官员长期执政的反思,是否这些年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三、四句“尽是笔头那撚得,枝枝叶叶有冤声”,笔锋一转,描绘了那些被冤枉的花木,它们枝叶冤声四起,仿佛在诉说自己的冤屈。这里不仅是对花木的同情,更是对那些无辜受害的人的同情。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官场黑暗、冤假错案的深深忧虑。
五、六句“刑重惟恐囚人怨,情轻又怕本官嗔”,进一步揭示了官员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担心刑罚过重导致囚犯怨声载道,另一方面他又害怕自己的行为被上级责怪。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揭示了官员在官场中的无奈和恐惧。
最后两句“不知无事早归去,免得生魂对死魂”,诗人以一种强烈的反讽,表达了对官员的劝诫:如果你早些时候离开官场,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也许就不会有现在生魂对死魂的无奈和悲哀。这里既有对过去错误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花木冤声、揭示官员矛盾心理、反讽官员过去的行为,表达了对官场黑暗、官员贪腐的批判,同时也传达了对官员生活状态的劝诫和反思。它提醒我们,在官场中要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要被权力、贪欲所迷惑,要时刻关注民生疾苦,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犯下的错误,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