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

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

意思:锦里春光灿烂熳空,瑶阶侍臣已冥莫。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流落蜀地时所作,抒发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故友的怀念。 首联“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作者在自述自己的创作背景,他在蜀州(四川崇州)收到人日(正月初七)的礼物,发现友人的诗作久已零落,不意间重新发现,故有“不意”之感。这一联看似平淡,却饱含着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颔联“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作者以壮士自比,表达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豪情。这一联气势磅礴,表现出作者对时局的愤慨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颈联“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作者以成都的锦里春光和宫廷的瑶墀侍臣比喻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表达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这一联情感深沉,表现出作者的悲凉和哀怨。 尾联“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作者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期望,他希望荡平寇盗,倾东海之水洗刷乾坤,表现出他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表现出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怀念。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
叹我凄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
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
潇湘水国傍鼋鼍,鄠杜秋天失雕鹗。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
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
长笛谁能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锦里

    读音:jǐn lǐ

    繁体字:錦裏

    意思:(锦里,锦里)
    即锦官城。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

  • 烂熳

    读音:làn màn

    繁体字:爛熳

    英语:bright-coloured; brilliant

    意思:(烂熳,烂熳)
    见“烂漫”。

    详细释义:1.光彩焕

  • 侍臣

    读音:shì chén

    繁体字:侍臣

    意思:侍奉帝王的廷臣。
      ▶《仪礼•燕礼》:“凡公所酬既拜,请旅侍臣。”
      ▶唐·李商隐《汉宫词》:“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宋·曾巩《上欧阳舍人书》

  • 春光

    读音:chūn guāng

    繁体字:春光

    英语:spring scenery

    意思:
     1.春天的风光、景致。
      ▶南朝·宋·吴孜《春闺怨》诗:“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
      

  • 冥莫

    读音:míng mò

    繁体字:冥莫

    意思:
     1.昏暗的暮色。莫,“暮”的古字。
      ▶唐·宋之问《陪群公登箕山赋得群字》诗:“许由去已远,冥莫见幽坟。”
      ▶苏曼殊《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