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湖》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意思:飘飘然帆艇东归客人,整天看想起楚乡。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南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描绘了湖上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首句“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描绘了微风轻拂,带着湖上的清凉,吹进船槛,带来丝丝凉意。菱荇在湖面上轻轻翻动,满塘都是。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叠词,使得湖面上的景象生动活泼,富有诗意。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进一步描绘了湖上的野船和飞鸟。船儿靠岸,静静地躺在春草之中;水鸟在夕阳下带着波光飞掠而过。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湖上的自然景象,也表现了诗人的悠闲和宁静。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这两句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通过芦叶的声音像雾雨一般,暗示了夜晚湖上的寂静和神秘;而浪花无际的潇湘景象,则表现了湖面的广阔和深远。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乘着小船,在湖上漂流,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这里的“篷艇东归客”暗示了诗人已经离开了故乡,正在四处漂泊。而“尽日相看忆楚乡”则表达了他整日都在看着湖景,思念着故乡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湖上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它不仅富有诗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楚乡

    读音:chǔ xiāng

    繁体字:楚鄉

    意思:(楚乡,楚乡)
    楚地。
      ▶唐·戴叔伦《夜发袁江寄李颍川刘侍御》诗:“半夜回舟入楚乡,月明山水共苍苍。”
      ▶唐·温庭筠《南湖》诗:“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

  • 相看

    读音:xiāng kàn

    繁体字:相看

    英语:stare at each other

    意思:I

     1.互相注视;共同观看。
       ▶南朝·梁简文帝《对烛赋》:“迴照金屏里,脉脉两

  • 飘然

    读音:piāo rán

    繁体字:飄然

    英语:floating in the air

    意思:(飘然,飘然)

     1.轻捷貌。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往若飘然,去

  • 东归

    读音:dōng guī

    繁体字:東歸

    意思:(东归,东归)
    指回故乡。因汉·唐皆都长安,中原、江南人士辞京返里多言东归。
      ▶三国·魏·曹操《苦寒行》:“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唐·郑谷《送京参翁先

  • 日相

    读音:rì xiāng

    繁体字:日相

    意思:方术的一种。谓采用日辰旺相的占卜方法来推测人事的吉凶。
      ▶《后汉书•循吏传•王景》:“初,景以为‘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举止,质于蓍龟,而众书错糅,吉凶相反,乃参纪众家数术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