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池早春有怀》 簁簁鱼尾掉,瞥瞥鹅毛换。

簁簁鱼尾掉,瞥瞥鹅毛换。

意思:筛子裹筛子裹鱼尾巴摇摆,转眼见鹅毛换。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南池早春有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描绘了作者在北桥和南塘之间的游历,以及春天的自然景色。 首段描绘了作者早晨在北桥上游玩,傍晚在南塘边休息的情景。西天的日头完全消失,东风吹散了冰冻,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摇动尾巴,鹅毛般的白雪换成了轻盈的春絮。泥土变暖,草芽破土而出,泉水也开始流动。 中段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芳香冒出苔岛,夜晚的雨水侵入了蒲草的岸边。洛下的日子慢慢过去,江南的春天已经过了一半。时光如流水般流逝,人事变迁让人叹息。 最后一段,作者突然陷入沉思,想起去年在池塘边相伴的人。时光荏苒,人事变迁,让人感叹不已。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时光的流逝。诗中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田园诗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游北桥上,晚憩南塘畔。
西日雪全销,东风冰尽泮。
簁簁鱼尾掉,瞥瞥鹅毛换。
泥暖草芽生,沙虚泉脉散。
晴芳冒苔岛,宿润侵蒲岸。
洛下日初长,江南春欲半。
时光共抛掷,人事堪嗟叹。
倚棹忽寻思,去年池上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鹅毛

    读音:é máo

    繁体字:鵝毛

    短语:涓滴

    英语:goose feather

    意思:(鹅毛,鹅毛)

     1.鹅的羽毛。比喻雪。
      ▶唐·司空曙《雪》诗之

  • 鱼尾

    引用解释

    1.古时宫殿屋脊上的饰物。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五:“ 汉 以宫殿多灾,术者言天上有鱼尾星,宜为其象冠於室以禳之。今自 有唐 以来,寺观旧殿宇,尚有为飞鱼形尾指上者,不知何时易名为鴟吻,状亦不类鱼尾。”

    2.古时腰带前端的下垂部分。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服饰·带》:“《唐旧史》:‘ 高祖 詔:腰带令向下插,垂头名

  • 瞥瞥

    读音:piē piē

    繁体字:瞥瞥

    意思:
     1.形容光或声迅速消失。
      ▶汉·王逸《九思•守志》:“日瞥瞥兮西没,道遐迴兮阻叹。”日,一本作“目”。
      ▶唐·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往往从空入户来,瞥瞥

  • 簁簁

    读音:shāi shāi

    繁体字:簁簁

    意思:
     1.鱼跃貌。
      ▶汉·卓文君《白头吟》:“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唐·皎然《奉和颜鲁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竹竿袅袅鱼簁簁,此中自得还自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