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莲华寺》 身膏白刃浮屠前,此乡父老至今怜。

身膏白刃浮屠前,此乡父老至今怜。

意思:葬身白刃佛塔前,这是家乡父老到现在可怜。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题莲华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狂卒猝起金坑西,胁从数百马百蹄》是一首描绘战争暴行的诗,通过对一个狂暴的卒子的描绘,展现了战争中无辜百姓所遭受的苦难。 首先,诗中描述了狂卒突然在金坑西起事,胁迫数百人,马匹成百,所过州县无人敢反抗。他甚至掳走了当地的妇女,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妻妾。这种暴行令人痛心,展现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 接着,诗中描绘了伍生,一个有胆识却没有智慧的人。他建议通过河或者老虎来对抗这个狂卒,但结果却是他自己身亡在浮屠前,这一悲剧令人感到惋惜和同情。这首诗的结尾提到乡里的父老至今仍怜惜他,这表明伍生的牺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纪念,这进一步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中的暴行和伍生的悲剧,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和对无辜百姓的同情。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狂卒猝起金坑西,胁从数百马百蹄。
所过州县不敢谁,肩舆掳载三十妻。
伍生有胆无智略,谓河可冯虎可搏。
身膏白刃浮屠前,此乡父老至今怜。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白刃

    读音:bái rèn

    繁体字:白刃

    英语:naked sword

    意思:
     1.锋利的刀。
      ▶《礼记•中庸》:“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史记•日者列传》:“以

  • 浮屠

    读音:fú tú

    繁体字:浮屠

    英语:stupa; pagoda

    意思:亦作“浮图”。
     
     1.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佛。
      ▶《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

  • 父老

    读音:fù lǎo

    繁体字:父老

    英语:elders

    意思:对老年人的尊称。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司马贞索隐引颜师古曰:“年老矣,乃自为

  • 前此

    读音:qián cǐ

    繁体字:前此

    英语:up till now; previously

    意思:在此之前。
      ▶《公羊传•隐公二年》:“始灭,昉于此乎?前此矣。”
      ▶何休注:“前此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