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安羁旅》 晓泪滴楚瑟,夜魄绕吴乡。

晓泪滴楚瑟,夜魄绕吴乡。

意思:晓泪滴楚瑟,夜魄环绕吴乡。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长安羁旅》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听乐别离中,声声入幽肠。晓泪滴楚瑟,夜魄绕吴乡。几回羁旅情,梦觉残烛光。》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篇。它以音乐为媒介,通过描绘听乐的感受,展现了离别之苦和羁旅之愁。 首句“听乐别离中,声声入幽肠。”直接点明主题,音乐在离别之际响起,每一个音符都深深地嵌入诗人的内心深处。这里的“幽肠”,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深沉和诗人内心的哀伤。 “晓泪滴楚瑟,夜魄绕吴乡。”这两句描绘了音乐的连续性和对诗人情感的深远影响。白天泪水滴在楚瑟上,夜晚则是在梦中魂牵梦萦着吴乡。楚瑟是楚地的乐器,吴乡则是诗人的故乡或目的地的所在,这里用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了音乐对诗人情感的牵挂和思念。 “几回羁旅情,梦觉残烛光。”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多次的漂泊和离别,每一次都是带着深深的愁绪和无尽的思念。而这一切都以梦的形式出现,醒来后只留下残烛的光亮,象征着短暂的安慰和深深的失落。 整首诗以音乐为媒介,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离别的痛苦和漂泊的孤独。诗人通过音乐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坚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听乐别离中,声声入幽肠。
晓泪滴楚瑟,夜魄绕吴乡。
几回羁旅情,梦觉残烛光。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楚瑟

    读音:chǔ sè

    繁体字:楚瑟

    意思:
     1.楚地的瑟。
      ▶唐·孟郊《长安羁旅》诗:“听乐别离中,声声入幽肠。晓泪滴楚瑟,夜魄遶吴乡。”
     
     2.指楚瑟之声。
      ▶唐·孟郊《春日同韦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