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乌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 岁晏无斗粟,寄身欲何所。

岁晏无斗粟,寄身欲何所。

意思:一年多没有一斗粟米,把自己想要什么。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赠乌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水乡苦难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水国苦凋瘵,东皋岂遗黍”描绘了水乡的苦难生活,而“东皋”则暗示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丰收的渴望。接着,“云阴无尽时,日出常带雨”描绘了阴沉的天空和连绵的雨天,象征着农民生活的艰辛和苦难。 “昨夜西溪涨,扁舟入檐庑”描绘了作者亲眼所见的水灾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农民的生存困境。接下来,“野人同鸟巢,暴客若蜂聚”则描绘了农民的贫困和无助,他们像鸟巢一样生活在荒野中,而盗贼则像蜂群一样聚集在一起,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混乱。 “岁晏无斗粟,寄身欲何所”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他们没有粮食,无处安身,而社会却对他们视而不见。最后,“空羡鸾鹤姿,翩翩自轻举”则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羡慕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们羡慕鸾鹤能够自由飞翔,而自己却只能忍受苦难。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它提醒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国苦凋瘵,东皋岂遗黍。
云阴无尽时,日出常带雨。
昨夜西溪涨,扁舟入檐庑。
野人同鸟巢,暴客若蜂聚。
岁晏无斗粟,寄身欲何所。
空羡鸾鹤姿,翩翩自轻举。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岁晏

    读音:suì yàn

    繁体字:歲晏

    意思:(岁晏,岁晏)

     1.一年将尽的时候。
      ▶唐·白居易《观刈麦》诗:“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明·刘基《秋日惨淡》:“岁晏玄冰兮,知将奈何?”清·

  • 何所

    读音:hé suǒ

    繁体字:何所

    意思:何处。
      ▶《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韩愈《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宋·王安石《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