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问江南物》 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

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

意思:另外有深夜惆怅事,月双鹤在裴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问江南物》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景色和风情,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 首句“归来未及问生涯,先问江南物在耶”,诗人归家之后,还未及询问家中的情况,首先就询问江南的物品是否还在。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家乡的淡漠。 “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白莲花”,诗人伸出双手抚摸着青石笋,回头仔细点数着白莲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江南景色的留恋和珍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苏州舫故龙头暗,王尹桥倾雁齿斜”,诗人描述了苏州舫的龙头已经暗淡无光,王尹桥也已经倾斜。这些细节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惆怅和感慨。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月光下,看着双鹤在裴家自由自在地飞翔。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景色和风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这首诗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归来未及问生涯,先问江南物在耶。
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白莲花。
苏州舫故龙头暗,王尹桥倾雁齿斜。
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夜深

    读音:yè shēn

    繁体字:夜深

    英语:late at night; in the dead of night

    意思:犹深夜。
      ▶唐·杜甫《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