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井》 向日莲花净,含风李树薰。

向日莲花净,含风李树薰。

意思:向天莲花净,含风李树薰。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京城夜景的诗,通过对京城夜晚的描绘,展现了京城繁华、富饶、文化繁荣的景象。 首联“玉甃谈仙客,铜台赏魏君”,以京城内的高台(玉甃)上的仙人故事和台上的赏玩(铜台)为引子,引出了京城夜景的主题。这两句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描绘京城的高台和台上的赏玩,展现了京城的高贵和繁华。 颔联“蜀都宵映火,杞国旦生云”,描绘了京城夜晚的灯火辉煌和杞国早晨的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将蜀都和杞国两个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象进行对比,突出了京城夜晚的繁华和早晨的神秘。 颈联“向日莲花净,含风李树薰”,进一步描绘了京城夜晚的景色。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日莲花净和风中李树的花香,展现了京城夜晚的宁静和美好。其中,“向日”和“含风”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而“莲花净”和“李树薰”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述,展现了京城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尾联“已开千里国,还聚五星文”,以京城为背景,描绘了京城文化繁荣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述京城的千里之广和文化之多,展现了京城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和影响力。其中,“已开”和“还聚”两个词语形象地表达了文化的发展和聚集,而“五星文”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文化繁荣的程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京城夜景的描绘,展现了京城繁华、富饶、文化繁荣的景象。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描述,语言简练而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甃谈仙客,铜台赏魏君。
蜀都宵映火,杞国旦生云。
向日莲花净,含风李树薰。
已开千里国,还聚五星文。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 莲花

    读音:lián huā

    繁体字:蓮花

    短语:莲 荷 芙蓉 荷花

    英语:lotus

    意思:(莲花,莲花)
    亦作“莲华”。
     
     1.即荷花。

  • 向日

    读音:xiàng rì

    繁体字:曏日

    英语:sunward

    意思:(参见嚮日,曏日)

     1.朝着太阳;面对太阳。
      ▶《史记•龟策列传》:“于是元·王向日而谢,再拜而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