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题小舫赠周从事兼戏微之》 不似镜湖廉使出,高樯大艑闹惊春。

不似镜湖廉使出,高樯大艑闹惊春。

意思:不像镜湖绵延廉使出来,高桅杆大船闹惊春。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重题小舫赠周从事兼戏微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细篷青篾织鱼鳞,小眼红窗衬麴尘》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通过对细篷船、红窗、筵席、舞女等春天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细篷船的青篾编织成的鱼鳞般的篷布,小眼的红窗衬托着麴尘色的窗纱,这些细节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这些描绘,诗人将春天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次,诗中还对筵席、舞女等进行了描述。诗人挑选腰轻的舞女在舞筵上跳舞,而仙棹则难以承载骨重的人。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生命的轻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热爱。 最后,诗人以镜湖廉使出巡时的景象作为结尾,高樯大艑闹惊春。这里通过廉使出巡时的热闹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热爱,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细篷青篾织鱼鳞,小眼红窗衬麴尘。
阔狭才容从事座,高低恰称使君身。
舞筵须拣腰轻女,仙棹难胜骨重人。
不似镜湖廉使出,高樯大艑闹惊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镜湖

    读音:jìng hú

    繁体字:鏡湖

    英语:Lake Jinghu

    意思:(镜湖,镜湖)
    古代长江以南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
      ▶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

  • 廉使

    读音:lián shǐ

    繁体字:廉使

    意思:官名。指唐观察使、宋·元廉访使以及后世的按察使。廉,通“覝”。
      ▶唐·张九龄《<故襄州刺史靳公遗爱铭>序》:“开元十二年,以理迹尤异,廉使上达,天子嘉之。”
      ▶《二刻

  • 惊春

    读音:jīng chūn

    繁体字:驚春

    意思:(惊春,惊春)
    谓花木于春日来临时迅速萌发。
      ▶南朝·宋·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开芳及雉节,合彩吝惊春。”
      ▶唐·阎伯玙《盐池赋》:“入泽遐窥,喜晴天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