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九首》 妙音观世音,具足神通力。

妙音观世音,具足神通力。

意思:妙音观世音,具备神通之力。

出自作者[宋]释如净的《偈颂九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观世音的诗歌。首句“妙音观世音”,直接点明主题,赞美观世音的音声美妙。“具足神通力”,说明观世音具备无尽的神通和力量,能够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则描述了观世音的慈悲广大,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哪个国度、哪个世界,她都能够现身救度众生。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观世音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她的信仰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智慧和广大无边的神通力量,让人感受到她的伟大和可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妙音观世音,具足神通力。
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关键词解释

  • 妙音

    读音:miào yīn

    繁体字:妙音

    意思:
     1.指歌妓。
      ▶《战国策•楚策一》:“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
     
     2.指美妙的乐音。
      

  • 神通力

    引用解释

    神奇不可思议的力量。《法华经·如来寿量品》:“﹝偈言﹞我常住於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得六神通力,具四无碍智。” 巴金 《<神·鬼·人>·神》:“关于神通力的话是一定可靠的。”参见“ 神通 ”。

    读音:shén tōng lì

  • 观世音

    解释

    观世音 Guānshìyīn

    [Avalokitesvara; Guanyin] 佛教的菩萨之一,佛教徒认为是慈悲的化身,救苦救难之神。也叫“观自在”、“观音大士”。简称“观音”

  • 观世

    读音:guān shì

    繁体字:觀世

    意思:(观世,观世)

     1.谓向世人显示。
      ▶《吕氏春秋•节丧》:“世俗之行丧,载之以大輴,羽旄旌旗……以此观世,则美矣侈矣。”
      ▶高诱注:“观世,犹示人

  • 通力

    读音:tōng lì

    繁体字:通力

    意思:
     1.佛教谓无所不至的神力。
      ▶唐·白居易《济偈》:“通力不常,应念而变。”
     
     2.一齐出力。
      ▶明·方孝孺《与友人论井田》:“但使人人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