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池上夜境》 晴空星月落池塘,澄鲜净绿表里光。

晴空星月落池塘,澄鲜净绿表里光。

意思:晴空星月落池塘,元澄鲜净绿表里光。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池上夜境》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晴空星月落池塘,澄鲜净绿表里光》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感受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晴空星月落池塘的景象与周围环境的清新、澄净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首联“晴空星月落池塘,澄鲜净绿表里光”直接描绘了晴空下的池塘景象,星光闪烁,月色如水,倒映在清澈的池塘中,形成一幅美丽的夜色画卷。同时,“澄鲜净绿”一词也形象地表达了周围环境的清新和洁净,从外到内都散发着光亮。 颔联“露簟清莹迎夜滑,风襟潇洒先秋凉”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感受。露水打在竹席上,带来一丝凉意,诗人感到清爽宜人;微风吹拂,衣襟轻盈,带来秋天的凉意。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舒适感受。 颈联“无人惊处野禽下,新睡觉时幽草香”笔锋一转,从自然景色转向了诗人的个人感受。夜晚,野禽自然而然地落下,而刚刚睡醒的诗人则沉浸在幽草的香气中,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清新的环境的喜爱。 最后一句“但问尘埃能去否,濯缨何必向沧浪”是诗人的感慨,他询问是否能去除尘埃,表达了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晴空星月落池塘,澄鲜净绿表里光。
露簟清莹迎夜滑,风襟潇洒先秋凉。
无人惊处野禽下,新睡觉时幽草香。
但问尘埃能去否,濯缨何必向沧浪。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鲜净

    读音:xiān jìng

    繁体字:鮮凈

    意思:(鲜净,鲜净)
    亦作“鲜凈”。
     新鲜洁凈。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容质鲜净,不异于生。”
      ▶唐·殷璠《河岳英灵集•李嶷》:“嶷诗鲜净

  • 表里

    读音:biǎo lǐ

    繁体字:錶裏

    英语:the outside and the inside

    意思:(表里,表里)

     1.表面和内部,内外。
      ▶《管子•心术下》:“表里遂通

  • 晴空

    读音:qíng kōng

    繁体字:晴空

    英语:clear sky

    意思:清朗的天空。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清·方文《庐山诗•九叠云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